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3年, 第3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3-07-15 上一期    下一期
    水土资源
    1976—2009年青藏高原内陆湖泊变化的时空格局与过程
    李均力, 盛永伟
    2013 (4):  571-581. 
    摘要 ( 1802 )   PDF(3236KB) ( 1238 )  
    为了揭示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条件下青藏高原内陆现代湖泊的时空变化规律,在1976年、1990年、2000年和 2009年4个时段青藏高原内陆湖泊变化制图结果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流域内湖泊变化的时间过程和流域间湖泊变化的空间模式,并从气候要素变化、流域水源补给等方面探讨影响内陆湖泊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流域内湖泊总面积1970—1990年萎缩、1990—2009年扩张,1976—2009年呈现扩张的变化趋势,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气温的变化趋势较好地解释了湖泊由萎缩到扩张的变化状况。从湖泊变化的空间格局来看,不同地域、不同流域的湖泊面积变化模式及其剧烈程度与流域内的水源补给方式有关,以雪冰融水补给的流域内湖泊总面积变化的剧烈程度远不及以冻融水补给为主的流域。因此,区域气候的变化是近几十年来高原内陆湖泊整体显著萎缩或扩张的主要原因,而流域水源补给的方式诠释了湖泊变化的区域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WEAP的塔里木河干流灌溉满足度模拟
    徐慧, 张运超
    2013 (4):  582-587. 
    摘要 ( 1818 )   PDF(1027KB) ( 1117 )  
    根据《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规定的水权分配方案,以保障干流天然植物正常生长所需水分和塔里木河下游不断流为前提,模拟计算了塔里木河干流现状灌溉需水的满足度。首先,采用定额法估算塔里木河干流天然植被需水量,选用90%保障率最枯月平均流量法,估算塔里木河干流最小河道内生态需水量,得出塔里木河干流不同保障率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其次,建立了塔里木河干流水资源评价和规划模型(WEAP),估算了各灌区基准年的需水量;最后,模拟计算了不同保障率下各灌区逐月的需水满足度。结果表明:随着来水保障率的提高,除了塔里木河下游灌区需水得到满足外,其他各灌区各月需水满足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生产用水与生态用水矛盾逐渐突出。在平水年、枯水年和特枯水年,灌溉总缺水量分别为0.43×108 m3、1.29×108 m3和2.44×108 m3,缺水最严重的月份主要集中在3月、11月,其次为4月和5月,缺水量最大的为塔里木河中游灌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祁连山中段冰川变化
    陈辉, 李忠勤, 王璞玉, 周平, 金爽
    2013 (4):  588-593. 
    摘要 ( 1411 )   PDF(1366KB) ( 1281 )  
    基于遥感和实测的方法,对近50 a来祁连山中段,包括黑河流域和北大河流域的冰川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956—2003年,祁连山中段所研究的910条冰川面积共缩小了21.7%。其中,黑河流域冰川面积缩小了29.6%,北大河流域冰川面积缩小了18.7%。小冰川面积变化较大冰川要大,其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较强。由于祁连山中段东西跨度较大,气候和地形等因素的不同,直接造成了冰川变化的区域差异。近期野外考察发现,位于黑河上游的葫芦沟流域,1956—2010年冰川面积缩小了30.1%,近7 a冰川面积缩小的比率达到前期的近5倍,且其中的十一冰川由于消融严重,已经完全分离成2条独立的冰川。雪冰融水径流是该流域中重要的水源,在稳定河川径流、调节其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30 a黑河流域中游临泽县地下水变化趋势
    王金凤, 常学向
    2013 (4):  594-602. 
    摘要 ( 1614 )   PDF(2936KB) ( 1220 )  
    基于黑河流域中游临泽县1984—2010年地下水埋深的监测资料,结合GS+、ArcGIS软件和地统计方法,对1986、1991、1996、2001、2006年和2010年的地下水埋深分别进行了半变异函数分析、理论模型选取以及空间插值分析。结果表明:受地形和土地利用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临泽县各灌区地下水埋深整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从不同的景观带来看,戈壁荒漠、河岸湿地地下水埋深年内波动很小,绿洲内部农田生态系统、绿洲边缘和绿洲-荒漠过渡带地下水埋深年内基本呈双峰型波动,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和12月。地下水埋深的理论模型是指数模型,其空间变异主要是由气候、地形、地质等结构性因素引起的,且埋深变化没有显著的区域分异。地下水埋深空间分布特征为南北深,中间浅;小于4 m的区域1986—2010年面积减少了337.01 km2,占全县的12.58%,缩小趋势明显;而大于6 m的区域逐渐扩大到了全县面积的近2/3。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石油烃降解混合菌修复稠油污染土壤的影响因素
    董亚明, 刘其友, 赵东风, 赵朝成, 高泊
    2013 (4):  603-608. 
    摘要 ( 1475 )   PDF(2382KB) ( 1279 )  
    稠油在开采、贮运、炼制加工及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污染土壤环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对稠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利用筛选获得的石油烃降解混合菌KL9-1,对稠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研究,考察修复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pH、接种量、土壤中N/P、表面活性剂用量、翻耕频率、浇水频率和膨松剂种类等因素对污染土壤修复有明显的影响。 在每千克稠油污染土壤体系中,控制初始pH为8.0,接种量为70.0 mL,N∶P为3∶1,表面活性剂用量为4.0 g,每2 d浇水1次,4 d翻耕1次,稻壳作为膨松剂,在此条件下经过70 d的生物修复,石油烃降解率最高可达54.07%。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秸秆还田对旱作冬小麦后茬土壤水分的影响及其APSIM模拟
    杨轩, 谭广洋, 沈禹颖
    2013 (4):  609-614. 
    摘要 ( 1437 )   PDF(1580KB) ( 880 )  
    模型作为一种作物生长机理模型,可敏感捕捉气候变化、土壤水分变化引致的系统组分响应,适用于降水不确定性地区的农业系统生产预测。为确定APSIM模型对秸秆还田等水土保持耕作拦截夏季降水的模拟功能,在甘肃黄土高原开展了秸秆还田处理,对冬小麦收获后休闲期土壤水分的影响及其APSIM模拟。结果表明:自然降水条件下,免耕+秸秆还田(S)处理下土壤水分蒸发量较休闲裸地(F)、耕作+覆草(TS)及传统耕作(T)降低16.7%~23.9%,裸地休闲或耕作会造成土壤水分流失,秸秆还田的保水作用明显,APSIM模拟可代表71%~92%的土壤水分变化;在人工模拟降水(66 mm·h-1)情况下,土壤蒸发在2 t·hm-2(SS)、4 t·hm-2(LS)秸秆还田量下比裸露休闲地(F)分别降低了27.8%和49.4%,APSIM模拟值解释了96%~99%的土壤水分变化。表明本土化的APSIM模型可以描述研究区土壤水分变化,适用于农业系统研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绿洲化过程中阿拉尔垦区土壤粒径分形变化特征
    杜海燕, 周智彬, 刘凤山, 闫冰
    2013 (4):  615-622. 
    摘要 ( 1720 )   PDF(2021KB) ( 950 )  
    通过对绿洲化过程中阿拉尔垦区的7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样地的取样,以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粒径分布PSD(soil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数据为基础,利用单重分形方法,分析土壤粒级与分维值D(fractal dimension valus)的关系以及绿洲化过程中土壤粒级分维值[WTBX]D[WTBZ]的变化特征及机理。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属于砂质壤土。不同深度的分维值D介于1.88~2.41。D与<0.05 mm 和0.05~1 mm范围的颗粒体积百分含量分别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和负相关。0.05 mm粒径是决定绿洲化过程中土壤粒级与分维值D关系的临界粒径。绿洲腹地的土壤粒级主要集中于0.01~0.05 mm的细粉砂粒级,沙漠边缘土壤粒级主要集中于0.05~0.25 mm的细砂粒级。绿洲化过程中土壤细粒物质增多,粗粒物质减少,分形维数呈现逐渐增大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土壤冻融温度影响下棉田水盐运移规律
    靳志锋, 虎胆·吐马尔白, 牟洪臣, 马合木江, 李文娟
    2013 (4):  623-627. 
    摘要 ( 1654 )   PDF(2034KB) ( 1073 )  
    以新疆北部常年膜下滴灌棉田为研究对象,探讨整个冻融过程中温度对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气温对土壤温度的影响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不断减小,滞后时间不断延长,并且气温对冻土的消融速度远远快于冻结速度,上层冻土消融速度快于下层。土壤水分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在冻结期,土壤水分从非冻结层向冻结层缓慢运移;在消融期,下层土壤水分在蒸发作用下不断向上运移。通过监测分析得知,温度间接影响盐分运移,在冻结期,土壤水分运移缓慢,土壤盐分运移变化较小;在消融期,土壤水分运移较为活跃,土壤盐分运移变化较大。在温度快速上升的情况下,土壤水分不断上移, 120~150 cm土壤盐分迅速向上扩散,上层土壤盐分不断增加,威胁膜下滴灌棉田可持续种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EM38在土壤盐分分带中的运用研究
    夏英辉, 熊黑钢
    2013 (4):  628-633. 
    摘要 ( 1239 )   PDF(1214KB) ( 968 )  
    通过分析EM38所测的大地电导率与土水比(1∶5)浸提液电导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以土壤浸提液电导率(EC)为因变量,大地电导率(EM)为自变量的预测模型。在预测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对其精度进行了评定,以确保预测模型在土壤盐分含量预测中的可信度。利用EM38所测的大地电导率来预测土壤中盐分含量,进而分析土壤盐分含量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盐分的空间变异特征为表聚性、分带性;并且分析了土壤盐分含量的带状走向,其浅层(0~30 cm)的走向与中层(30~60 cm)、深层(60~90 cm)、底层(90~120 cm)盐带走向的夹角在5°以上,而其他各层相差3°以内,尤其是浅层(0~30 cm)土层的盐分含量走向与植被的带状走向一致,较好地拟合了研究区的地貌变化特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资源
    塔克尔莫乎尔沙漠银沙槐(Ammodendron argenteum)群落主要种群的分布格局
    李进, 黄力平, 吕海英, 王孝安
    2013 (4):  634-639. 
    摘要 ( 1660 )   PDF(721KB) ( 882 )  
    根据野外调查的样地数据,应用扩散系数、聚集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Green指数、聚集强度、Poisson分布和负二项分布的x2拟合检验等方法,研究银沙槐(Ammodendron argenteum)群落主要种群的分布格局及其形成的原因,并用相关分析比较了6个指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银沙槐及其群落内的主要种群分布格局皆为聚集型,各种群聚集程度存在差异,这主要与物种本身以种子来实现扩散和繁殖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沙漠严酷生境中养分、水分的空间异质性导致的群落生态过程空间非同步性有关,也与物种适应沙漠环境的共同生态习性密切相关。判定种群分布格局的6种指数方法虽然都表征出较一致的生态学意义,但还需要结合分布格局概率模型的显著性检验,即进行Poisson分布和负二项分布的x2拟合优度检验相互印证,以便更好地确定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类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宁西北部主要园林绿化树种叶片生长规律
    王凯, 王道涵, 魏军, 邹德军, 卢慧
    2013 (4):  640-645. 
    摘要 ( 1247 )   PDF(1364KB) ( 906 )  
    采用标准化主轴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辽宁西北部主要树种叶片的比叶面积和异速生长规律。结果表明:种间叶片面积与生物量的共同斜率为1.052,其中46个树种斜率小于1.0,1个树种等于1.0,8个树种大于1.0;种间叶片含水量与生物量的共同斜率为1.052,其中42个树种斜率小于1.0,13个树种大于1.0。各树种比叶面积变化范围在48.83~276.52 cm2•g-1,当欧氏距离为15时,可将树种划分为3类。辽宁西北部主要树种叶片生物量与面积、生物量与含水量之间总体呈等速生长,而各树种的异速生长指数却明显不同。树种比叶面积相对较低是其适应贫瘠环境的自然结果。因此,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城市绿化和造林中,应选择比叶面积较小的树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种因素对油松移植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白晋华, 王暾, 郭晋平, 徐艳平, 郭红彦
    2013 (4):  646-651. 
    摘要 ( 1515 )   PDF(1291KB) ( 1085 )  
    采用盆栽的方法,以3种不同的光照条件、土壤含水量及苗木含水量,对4 a生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移植苗进行处理,测定3种因素交互作用下油松移植苗的根系活力。结果表明:光照强度的降低、苗木含水率的减少及土壤含水量的增加,促使油松移植苗根系活力不断降低;油松移植苗的苗木含水量为63%或土壤含水量为30%时,自然光照下根系活力均显著大于遮光条件下根系活力;在自然光强、63%的苗木含水量及30%土壤含水量其中一种条件影响下,其他两个因素的变化均可引起根系活力的显著变化;在自然光强与53%自然光强条件下,或在土壤含水量为30%和50%条件下,苗木失水均导致根系活力降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准噶尔盆地箭杆杨生长模型及生长进程动态分析
    施翔, 唐翠平, 周方龙
    2013 (4):  652-658. 
    摘要 ( 1391 )   PDF(1466KB) ( 949 )  
    揭示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动态变化过程,对掌握树木个体生长的基本规律和制定相应的抚育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准噶尔盆地防护林树种箭杆杨为研究对象, 运用树干解析法,对19 a生箭杆杨的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规律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箭杆杨的树高速生阶段集中在第3~14 a,胸径速生期为第2~19 a,材积速生期为第2~18 a。树高早期生长缓慢, 其速生期比胸径和材积晚,材积表现为早期速生。在胸径快速增长期间适当进行施肥管理,有利于培育优质大径材。箭杆杨成熟年龄在第27~30 a。建立的箭杆杨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的6种模型:幂函数型、二、三次多项式回归型、对数型、Logistic以及Richards方程均取得显著的拟合效果(P<0.01),Richards方程是模拟箭杆杨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进程的最佳模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策勒绿洲-沙漠过渡带两个建群种阻沙能力对比研究
    韩章勇, 王雪芹, 杨帆, 马洋
    2013 (4):  659-665. 
    摘要 ( 1411 )   PDF(2011KB) ( 920 )  
    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沙漠过渡带为研究区,在区域内确定了一个100 m×500 m的骆驼刺—花花柴—柽柳植物群落样地,随机选择了67株疏叶骆驼刺和67株花花柴植株,对每株植物及其沙堆形态参数进行测量,对比分析两个建群种草本植物形态和沙堆形态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与植物的阻沙能力。结果表明:两种灌草丛植物地面植株平均高度和沙堆的平均高度均相近,但骆驼刺灌丛的平均冠幅面积和冠幅体积,分别是花花柴灌丛的近1.8倍;灌丛沙堆的平均底面积和体积,分别是花花柴沙堆的近1.7倍和2.0倍。骆驼刺灌丛沙堆形态参数间的相关性明显高于花花柴沙堆,骆驼刺灌丛沙堆的底面积及体积的增长幅度较花花柴大。总体而言,骆驼刺灌丛具有更强的空间占有能力,对地表的防护作用面积大,植物个体阻沙能力强。但在两种植物生长的早期阶段,花花柴则显示出较强的阻沙性能,说明不同生长阶段两种植物的阻沙能力大小存在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野生樱桃李天然林土壤种子库特征
    刘影, 赵玉, 闫俊杰, 李海冰, 丛桂芝
    2013 (4):  666-673. 
    摘要 ( 1816 )   PDF(1436KB) ( 791 )  
    采取野外调查、网筛分选和温室萌发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霍城县大西沟山区野生樱桃李天然林的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密度和生活史型、垂直空间分布、物种多样性及其与地上植被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 试验鉴定出的幼苗共有48种,隶属于19科,且一年生植物多达20种(41.7%),地下芽植物为15种(31.3%);② 种子库中种子的数量自上而下呈先增加后减少的特征,有超过90%的种子分布在距地表5 cm以上的表层土壤及枯枝落叶层中,近90%的樱桃李种子分布在距地表2 cm以上的表层土壤及枯落层中;③ 土壤种子库中草本层物种的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均为最高,其次为乔木层和灌木层,种子库物种多样性主要受草本层丰富度的影响;④ 野生樱桃李天然林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相似性系数为0.315,表明地上植被对土壤种子库的贡献较大。但是,由于过度放牧,使得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在垂直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受到干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拟步甲的物种多样性
    徐养诚, 娄巧哲, 马吉宏, 吕昭智
    2013 (4):  674-680. 
    摘要 ( 1492 )   PDF(1550KB) ( 1172 )  
    于2010年5—7月利用陷阱法抽样技术,调查研究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不同生境中拟步甲的活动密度和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① 在景观尺度上,拟步甲科的物种多样性整体比较低,活动密度、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等群落特征值在不同景观间变化显著,拟步甲更倾向于分布在荒漠边缘;② 拟步甲科多数优势种对微生境的选择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同属物种对微生境的选择表现出类似的倾向性;③ 重大农业工程的干扰,使得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多样性指数的下降及优势度指数的升高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同物种的活动密度均表现为下降(库氏东鳖甲和光滑胖漠甲除外)。表明拟步甲对荒漠生境有指示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狼(Canis lupus)与社区牧民冲突的调查分析
    刘姝, 初红军, 韩丽丽, 陶永善, 葛炎, 马建伟
    2013 (4):  681-688. 
    摘要 ( 2297 )   PDF(1003KB) ( 1012 )  
    近5 a来,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狼捕食家畜事件频繁发生,给当地社区牧民造成经济损失并带来心理恐慌,狼与牧民冲突日益尖锐。2012年7—8月,采用入户面对面访谈的方法,调查了卡拉麦里山保护区内狼的危害状况以及当地社区牧民与狼之间的冲突。结果表明:① 6个乡的牧民普遍认为在冬牧点或河谷定居点周围有狼,但是其数量有明显的差异;② 在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狼捕食家畜的顺序是:绵羊、牛、骆驼、山羊和马,狼对绵羊明显存在捕食偏好。每户被狼捕杀家畜的数量与家庭家畜拥有量呈极显著正相关;③ 狼袭击家畜的时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以夜晚最为频繁,并且多发生在牧民的冬牧场,即在冬季捕食率较高;④ 狼一般远离道路和人类活动频繁的矿点、旅游点,而在靠近冬牧点和水源点的地方捕食家畜;⑤ 60.5%的牧民认为狼对草原生态系统是有害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候与气候资源
    近50 a中国≥10 ℃有效积温时空演变
    刘少华, 严登华, 翁白莎, 邢子强, 王刚
    2013 (4):  689-696. 
    摘要 ( 2036 )   PDF(2078KB) ( 2055 )  
    根据全国583个气象站点近50 a(1961—2010年)日均气温资料,以ArcGIS为技术平台,采用反距离插值和MannKendall趋势性检验等方法,研究了我国≥10 ℃有效积温等值线中心和典型有效积温带面积的变化规律,以及≥10 ℃有效积温、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我国≥10 ℃有效积温的时空分布在1985年前后差异性显著。≥10 ℃有效积温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其变化率在0~10 ℃•d•a-1,≥10 ℃典型有效积温带整体北移显著。≥10 ℃有效积温为0~3 400 ℃•d的区域面积显著减小,而 ≥10 ℃有效积温为3 400~8 000 ℃•d的区域面积明显增加,增速达2.0×104  km2•a-1。1985年后我国≥10 ℃有效积温起始时间提前和持续时间增加的区域面积显著增加;有效积温的起始时间整体有所提前,提前幅度集中在0~4 d•(10a)-1;有效积温持续时间均有所增加,增加梯度集中在0~6 d•(10a)-1。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公元600—2000年宝鸡地区洪涝灾害发生规律
    万红莲, 周旗, 樊维翰, 刘曦
    2013 (4):  697-704. 
    摘要 ( 1956 )   PDF(1965KB) ( 971 )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公元600—2000年宝鸡地区洪涝灾害变化阶段、趋势、等级分布和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宝鸡地区洪涝灾害可划分为轻度涝灾、中度涝灾、大涝灾、特大涝灾4级,以中度和大涝灾为主,占灾害记录总数的71.55%,特大洪涝灾害发生较少,占灾害记录总数的8.94%。公元600—2000年的1 400 a可以分为14个洪涝灾害发生阶段: 10、11、12、13、14、15世纪为无洪涝灾害或极少洪涝灾害发生阶段,7、8、9、16、17、18、19、20世纪为洪涝灾害多发阶段。洪涝灾害发生频次具有空间差异,9个县区由多到少依次为:宝鸡、扶风、千阳、凤翔、凤县、陇县、麟游、岐山、眉县。最多与最少之间相差26次,空间差异较大。洪灾集中于夏、秋两季。宝鸡地区洪涝灾害的发生主要是由地理位置、降水和气候异常波动以及人类活动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候暖干化背景下黄土高原旱涝时空演变特征
    胡娜娜, 延军平, 李双双, 李敏敏
    2013 (4):  705-711. 
    摘要 ( 1535 )   PDF(2191KB) ( 855 )  
    选取58个国家气象基准站1960—2010年逐年降水资料,采用Kriging插值、Mann-Kendall检测及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该区降水及旱涝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暖干化趋势明显,气温、降水突变年份分别在1995年、1990年左右。旱涝等级呈上升趋势,尤以半湿润区最为明显。干旱区发生旱、涝频率最高,涝情略微严重,但干旱更易发生,大旱频次高值中心分散分布,洪涝发生频率西部低、中部高。该区旱涝情势存在多尺度的周期变化,25~30 a的振荡最强,推测涝期即将结束,旱期将要开始。研究成果可为黄土高原旱涝灾害防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50 a中国西北地区东部降水特征
    王晖, 隆霄, 马旭林, 刘燕飞
    2013 (4):  712-718. 
    摘要 ( 1595 )   PDF(3636KB) ( 1223 )  
    利用我国西北地区东部54个气象站1960—2009年的降水资料,采用M-K检验和小波分析方法,对该地区的降水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 西北地区东部降水量呈微弱下降趋势,1990年后降水减少趋势更为明显,Ⅱ区降水变化趋势较Ⅰ区更加显著;② 该地区降水频次以弱降水和中等强度降水为主,占降水总天数的70%以上,弱降水频次减少趋势显著;③ 中等强度降水和强降水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的75%以上,中等降水的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是造成年降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④ 小波分析结果显示,年降水、中等降水和强降水序列均存在显著的3 a和5 a短周期,其中Ⅰ区和Ⅱ区的中等降水和强降水小波周期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完全不同,中等降水的减少与70年代周期的变长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TRMM的三江源区8月份干旱特征
    王喆, 安如, 梁欣, 曲春梅, 姜丹萍
    2013 (4):  719-727. 
    摘要 ( 1219 )   PDF(3545KB) ( 1104 )  
    以三江源区为试验区,利用1998—2010年热带降雨卫星(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和气象站点数据,进行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的分析与计算,获得了三江源区8月份10 a干旱变化的时间序列信息,并分析了区域干旱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于TRMM数据的标准化降水指数进行干旱监测精度较好,充分发挥了站点和遥感方法的优势,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典型干旱指数在滦河流域的适用性评价
    马海娇, 严登华, 翁白莎, 方宏阳, 史晓亮
    2013 (4):  728-734. 
    摘要 ( 1882 )   PDF(1571KB) ( 1587 )  
    利用1957—2010年滦河流域9个代表气象站逐月降水量资料及滦河三道河子、韩家营、承德、下板城和滦县站的1956—2000年逐月天然径流量资料,分别应用降水距平百分率、标准化降水指数(SPI)、降水Z指数及径流距平百分率,评价滦河流域干旱情况,并比较4种干旱指数的评价效果。结果表明:降水距平百分率反映干旱程度较轻;与降水Z指数相比,SPI指数能较客观地反映滦河流域干旱程度,3种气象干旱指数在滦河流域的适用性评价结果SPI]指数优于降水Z指数和降水距平百分率;而径流距平百分率的水文干旱指数评价结果与实际旱情更为吻合。但是,这4种干旱指标缺乏综合性和机理性,尚需加强降水、气温、蒸发、径流量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提出反映干旱内在机理的指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60—2011年新疆初终霜日及无霜期的变化特征
    潘淑坤, 张明军, 汪宝龙, 马雪宁
    2013 (4):  735-742. 
    摘要 ( 2218 )   PDF(5158KB) ( 1060 )  
    利用1960—2011年新疆51个地面气象站逐日最低气温观测资料,运用线性趋势、距平分析、5 a滑动平均等方法,分析了初、终霜日和无霜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新疆初霜日推迟11 d,终霜日提前7 d,无霜期延长17 d。北疆、南疆和天山初、终霜日及无霜期与新疆整体变化趋势一致,但变化程度不同。天山地区变化最显著,其次是北疆,最后是南疆。初、终霜日的出现和无霜期的长短与地理因素和温度密切相关,随着海拔的升高,纬度的增加,初霜日提前,终霜日推迟,无霜期缩短。而随着温度的升高,初霜日逐渐推迟,终霜日逐渐提前,无霜期延长;从影响程度而言,最低气温的影响要大于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30 a来开都河上游径流量变化的气候响应
    王维霞, 王秀君, 姜逢清, 彭冬梅
    2013 (4):  743-748. 
    摘要 ( 1448 )   PDF(2170KB) ( 1043 )  
    利用巴音布鲁克水文站1980—2010年逐日径流量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近30 a来开都河上游4—9月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同时,基于同期巴音布鲁克气象站气温、降水资料,探讨开都河上游气温与降水变化对春季径流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开都河上游年径流量在过去30 a呈明显增加趋势。其中4—6月月平均径流量没有明显变化趋势,7—9月径流量增加明显。虽然年径流量主要分布在夏季,但年最大日径流量大多发生在春季4、5月份。进一步分析表明,前期冬季降水量与当年春季增温均对春季径流量有极显著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其他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黄土高原地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化——以庆阳市为例
    刘海龙, 石培基, 张学斌, 张惠, 魏伟
    2013 (4):  749-756. 
    摘要 ( 1269 )   PDF(1734KB) ( 931 )  
    庆阳市位于黄土高原中部丘陵沟壑区,气候干旱,生态脆弱。运用生态承载力、城镇体系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化特点及趋势。采用生态弹性度、资源承载力和承载压力度、对生态承载力的演化进行综合评价,并对生态承载力与城镇空间结构的关系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进行调整优化,为脆弱生态条件下的城镇发展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乌鲁木齐市生态足迹分析
    童小芹, 张庆红, 夏咏, 张晔, 刘越方, 潘响亮
    2013 (4):  757-763. 
    摘要 ( 1742 )   PDF(752KB) ( 979 )  
    基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的“本地生态足迹”模型,引入热值概念,以新疆土地平均生产力为核算标准,调整乌鲁木齐市生态足迹模型中的3大核心参数,测算了乌鲁木齐市2000—2010年各类型土地实际发生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余。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人均生态足迹从2000年的每人5.63 hm2增加到2010年的24.0 hm2,而人均生态承载力从2000年的0.84 hm2下降到2010年的0.57 hm2,人均生态赤字从2000年的4.54 hm2增加到2010年的23.04 hm2。2000年以来,除了牧草地以外,其他类型土地均是生态赤字,建设用地是乌鲁木齐市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的最大贡献者,2010年对生态赤字的贡献达到了93.04%。牧草地则是生态承载力的最大供给者,但自2004年以来其生态盈余呈不断下降趋势,表明乌鲁木齐市土地生态系统处于超负荷利用状态。应通过减少人口压力、提高耕地、牧草地等的平均生产力,大力实施循环经济等措施来减少乌鲁木齐市生态足迹,增加生态承载力,以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岩山区水文地质发展的紧迫性及其编图方法
    王新峰, 李伟, 王艳, 刘蕴, 邓启军, 曹红
    2013 (4):  764-768. 
    摘要 ( 1215 )   PDF(646KB) ( 1362 )  
    随着我国山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的不断深入,对山区地下水赋存规律和埋藏条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逐渐形成了以构造条件为基础的基岩地下水理论。而传统水文地质图的编图以均质论、层控论为基础,不仅与山区水文地质学理论发展不相适应,而且不能有效地指导基岩山区地下水的勘查工作。以太行山区水文地质单元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思维,综合运用水文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图制图学及地理信息系统等多学科知识,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研究相结合、团队合作共建与专家独立思考相结合、计算机制图与信息挖掘相结合等方法,研究基于山区地下水分布非均一性特征的水文地质编图方法、理论,确定实用性强、概念清晰的山区水文地质图编制模式。在此模式下编制的山区水文地质图,能够刻画山区地下水的赋存规律及特征,判定富水区,体现山区水文地质图的基础性和先导性特点,拓展其概念基础和应用空间,更好地服务国家建设和改善民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