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宇航, 余文学, 杨永均, 朱燕峰, 马静, 陈浮. 近60 a天山北坡经济带天然径流量时空变化及归因识别[J]. 干旱区研究, 2024, 41(9): 1446-1455. |
[2] |
吕壮壮, 乔庆庆, 董孙艺, 汪冬. 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全球变暖背景下亚洲内陆干旱区古气候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J]. 干旱区研究, 2024, 41(8): 1309-1322. |
[3] |
周杰, 王旭虎, 杜维波, 周晓雷, 杨洁, 张晓玮.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天山云杉潜在分布区预测[J]. 干旱区研究, 2024, 41(7): 1167-1176. |
[4] |
刘鑫, 王利群, 李昊然, 李永红, 乔文光, 李丽娟, 王晨旭. 基于“服务重要性-生态敏感性-生物多样性”的内蒙古生态网络识别及优化[J]. 干旱区研究, 2024, 41(7): 1207-1216. |
[5] |
李冰洁, 范志韬, 曲芷程, 姚顺予, 宿夏姝, 刘东伟, 王立新. 基于InVEST-PLUS模型的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生态系统碳储量评价及预测[J]. 干旱区研究, 2024, 41(7): 1217-1227. |
[6] |
梁双河, 牛最荣, 贾玲. 祖厉河干流近65 a径流变化及归因分析[J]. 干旱区研究, 2024, 41(6): 928-939. |
[7] |
唐可欣, 郭建斌, 何亮, 陈林, 万龙. 中国旱区GPP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 干旱区研究, 2024, 41(6): 964-973. |
[8] |
山建安, 朱睿, 尹振良, 杨华庆, 张薇, 方春爽. 基于CMIP6模式的中国西北地区干旱时空变化[J]. 干旱区研究, 2024, 41(5): 717-729. |
[9] |
叶虎, 裴浩, 姜艳丰, 那庆, 张立伟. 内蒙古半干旱区气溶胶散射特性及影响因素[J]. 干旱区研究, 2024, 41(5): 730-741. |
[10] |
赵立超, 张成福, 贺帅, 苗林, 冯霜, 潘思涵. 复杂山区地表温度模拟及影响——以内蒙古大青山为例[J]. 干旱区研究, 2024, 41(5): 765-775. |
[11] |
裴志林, 曹晓娟, 王冬, 李迪, 王鑫, 白艾原. 内蒙古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J]. 干旱区研究, 2024, 41(4): 629-638. |
[12] |
马龙龙, 易志远, 魏采用, 周峰, 李明涛, 乔成龙, 杜灵通. 宁夏盐池县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干旱区研究, 2024, 41(4): 650-660. |
[13] |
刘如龙, 赵媛媛, 陈国清, 迟文峰, 刘正佳. 内蒙古黄河流域1990—2020年生境质量评估[J]. 干旱区研究, 2024, 41(4): 674-683. |
[14] |
王鑫, 海山. 基于能值分析的典型农牧交错带可持续发展规模研究——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为例[J]. 干旱区研究, 2024, 41(4): 706-715. |
[15] |
陶际峰, 包玉龙, 郭恩亮, 金额尔德木吐, 呼斯乐, 包玉海. 近40 a内蒙古冬旱时空演变特征[J]. 干旱区研究, 2024, 41(3): 387-3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