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39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2-09-15 上一期    下一期
    封面与目录
    第39卷第5期封面与目录
    2022 (5):  0-0. 
    摘要 ( 127 )   PDF(5476KB) ( 10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天气与气候
    近60 a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度与集中期时空变化特征
    安彬,肖薇薇,朱妮,刘宇峰
    2022 (5):  1333-1344.  doi: 10.13866/j.azr.2022.05.01
    摘要 ( 535 )   HTML ( 64 )   PDF(9916KB) ( 362 )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厘清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度(PCD)和集中期(PCP)时空变化规律,对该区水土保持及水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60—2019年黄土高原地区55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利用趋势分析、空间插值、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60 a及退耕还林(草)工程前后黄土高原PCDPCP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 1960—2019年黄土高原年均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年均PCD逐渐减弱、PCP逐渐提前。(2) 黄土高原地区年均降水量和PCD自东南向西北递减,PCP自东向西逐渐递减,但差异不大。PCD变化趋势自东北向西南呈“下降-上升-下降”相间分布,PCP表现出东部推迟、西部提前的态势。(3) 退耕还林(草)工程后,黄土高原年均降水量增加、PCD减弱、PCP推迟。降水量自东向西呈“偏少-偏多”相间分布,其变化趋势以偏多为主;PCD自东北向西南呈“偏低-偏高-偏低”分布规律,其变化趋势以偏低为主;PCP以偏高为主,偏高幅度呈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态势,其趋势变化也以偏多为主。(4) 1960—2019年黄土高原地区PCDPCP与年降水量皆以正相关为主。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祁连山地区夏季南坡与北坡空中云水资源差异性分析
    把黎,尹宪志,庞朝云,程鹏,刘维成,王研峰
    2022 (5):  1345-1359.  doi: 10.13866/j.azr.2022.05.02
    摘要 ( 651 )   HTML ( 44 )   PDF(16803KB) ( 307 )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提供的高时空分辨率ERA5再分析资料,对祁连山地区夏季空中云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南北坡差异特征进行研究,并估算水汽凝结效率及水凝物降水效率。研究表明:大气环流以及地形引起的低层水汽场辐合和上升气流对祁连山地区空中云水资源分布起到关键作用。(1) 在平均状态下,祁连山地区夏季水汽含量南坡略小于北坡,云水路径南坡大于北坡,南坡500 hPa以下是云液水含量富集区。近年来,水汽含量及云液水含量呈上升趋势,且南坡增速大于北坡;云冰水含量呈下降趋势,且北坡下降速度大于南坡。(2) 夏季白天北坡存在定常性上升气流,且该上升气流可持续到对流层中层,南坡低层为水汽通量辐合区。(3) 在不同降水环流下,偏西或西北气流形势时,北坡云水分布较南坡更为充沛,且多以含水性低云为主;西南气流形势时,云水厚度更深,南北坡云水差异不大。(4) 祁连山区尤其是南坡,空中云水资源相对丰富,且较大部分水凝物未能成为降水,增雨潜力更高,但其云水分布并不固定,也与降水环流形势有关。因此,祁连山上空云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及多变性需要在开发过程中更有针对性的选择作业区域及作业手段。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江源区积层混合云微物理特征机载观测试验研究
    韩辉邦,张玉欣,郭世钰,唐文婷
    2022 (5):  1360-1370.  doi: 10.13866/j.azr.2022.05.03
    摘要 ( 282 )   HTML ( 7 )   PDF(18266KB) ( 100 )  

    利用在三江源区开展的飞机云物理探测试验数据,对2020年9月13日三江源泽库地区一次积层混合云宏微观物理特征及对流泡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积层混合云内温度在-23~-10 ℃之间,相对湿度为90%~100%,液态过冷水在0.04~0.70 g·m-3之间;(2) 对流泡内平均粒子数浓度高于周边层云101 L-1,平均有效粒子半径更大,平均液态过冷水为0.28 g·m-3,高于层云约0.03 g·m-3,粒子数浓度与液态过冷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3) 云粒子谱呈多峰型分布,峰值出现在50 μm、400 μm和1000 μm,符合典型高云的分布特征;(4) 积层混合云中粒子多为聚合状冰晶粒子,部分高度层存在少量六角板状和线状冰晶,云内以凇附增长和聚并增长机制为主,对流泡内存在凝华增长,云内降水机制符合“播撒-供给”机制。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亚干旱区大气水分循环要素时空演变
    高洁,赵勇,姚俊强,迪丽努尔·托列吾别克,王梦园
    2022 (5):  1371-1384.  doi: 10.13866/j.azr.2022.05.04
    摘要 ( 458 )   HTML ( 29 )   PDF(20733KB) ( 169 )  

    基于再分析资料,系统分析了1979—2018年中亚干旱区大气水汽含量、水汽收支、降水量、实际蒸发量等水分循环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 中亚水分循环要素空间差异明显,降水量和实际蒸发量在天山和帕米尔等山区及周边绿洲区为高值区,荒漠平原地区为低值区,而大气水汽含量相反。(2) 1979—2018年中亚水汽含量呈微弱的减少趋势,变化速率区域差异明显,咸海周边区域明显减少,而新疆大部和天山山区明显增加;中亚地区水汽输送以纬向输送为主,经向输送相对较弱,不同区域水汽收支和变化有较大差异,其中西边界和北边界水汽输送减少,东边界和南边界水汽输送增加;水汽收支在中亚西北部、中亚南部、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山区呈增加趋势,而中亚北部和新疆大部有减少趋势。(3) 与水汽输送变化的表现不同,1979—2018年中亚降水量有增加趋势,为4.14 mm·(10a)-1,且年际波动较大,显著增加趋势分布在中亚北部、新疆大部和天山山区,而在中亚西北部和南部有明显减少趋势。(4) 中亚实际蒸发量有微弱的增加趋势,在中亚北部、天山山区和帕米尔高原有明显增加,而在里咸海、中亚南部和新疆南部干旱地区明显减少。从季节来看,各水分循环要素季节变化与年变化时空分布特征基本一致。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中亚干旱区大气水分循环演变及机理。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91—2021年天山融雪末期雪线高度遥感监测研究
    王靖文,唐志光,邓刚,胡国杰,桑国庆
    2022 (5):  1385-1397.  doi: 10.13866/j.azr.2022.05.05
    摘要 ( 429 )   HTML ( 35 )   PDF(13727KB) ( 204 )  

    研究融雪末期雪线高度变化有助于预测冰雪系统未来的变化趋势、理解区域和全球气候变化。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和Landsat卫星数据,发展了区域雪线高度提取模型,提取了天山4个子流域1991—2021年的融雪末期雪线高度,并分析了雪线高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 Landsat提取的融雪末期雪线高度与Sentinel-2提取的融雪末期“最小化”积雪范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其总体精度为91.6%,Kappa系数达0.9以上,利用该模型可准确获取融雪末期的区域雪线高度。(2) 研究区近30 a融雪末期雪线高度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介于2.7~6.4 m·a-1之间;其中,玛纳斯河流域雪线高度上升速度最快,阿克牙孜河流域雪线高度上升速度最慢。(3) 夏季气温是影响研究区融雪末期雪线高度变化的主要因素(P< 0.05),降水对其影响相对较弱。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气候
    基于MSWEP降水产品的新疆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王姣妍
    2022 (5):  1398-1409.  doi: 10.13866/j.azr.2022.05.06
    摘要 ( 317 )   HTML ( 10 )   PDF(11746KB) ( 102 )  

    由于新疆降水站点稀少且分布不均,且现有站点干旱监测资料空间代表性不足,利用遥感降水产品具有覆盖面广、空间分辨率高、时效性好等优点,对于新疆干旱监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Multi-Source Weighted-Ensemble Precipitation(MSWEP)多源遥感降水融合产品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应用。气候变暖背景下,新疆降水变率增加,干旱事件频发,以新疆106个气象站点资料为依据,在对MSWEP降水产品进行误差评估的基础上,结合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应用MSWEP遥感降水产品,对新疆1980—2021年间干湿变化、干旱事件及其基本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 MSWEP与站点观测资料的相关性较高(>0.8),MSWEP精度基本满足干旱监测需求;(2) 近42 a新疆干湿变化以变湿为主;(3) 1980年以来,干旱事件频发且特征各异。识别到13次较大干旱事件,1985—1987年发生的干旱事件为近42 a来最严重干旱事件,2009年5—10月发生的干旱事件为强度最高的短时干旱事件;(4) 干旱事件的持续时间、强度、严重度等特征各异,部分事件持续时间短但强度高,部分事件持续时间长但强度偏低。总之,MSWEP遥感降水产品为缺资料地区的干旱监测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蒙古各气候区主要作物生长季干旱特征及其与响应因子回归模型
    高晓瑜,汤鹏程,张莎,屈忠义,杨威
    2022 (5):  1410-1427.  doi: 10.13866/j.azr.2022.05.07
    摘要 ( 367 )   HTML ( 10 )   PDF(13262KB) ( 106 )  

    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下,内蒙古各气候区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可能会对当地农牧业带来一定的灾害损失。为了明确内蒙古地区主要作物生长季(5—9月)干旱特征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将内蒙古全区划分为5个气候区,选取1981—2012年内蒙古地区46个气象站点和2014—2020年20个气象站点逐月气象观测数据,计算了多尺度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ration Index,SPEI),揭示其干旱特征规律;以月尺度为例,探明了各气候区作物生育期干旱高发时间与地区,干旱的气象主导因子,验证回归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 从时间变化来看,1998—2008年干旱情况较为严重,其余年份干旱程度较轻;(2) 作物生长季内干旱面积和程度最大为5月;西部特干旱气候区发生中度干旱的概率比东部湿润半湿润气候区高37%,而特大干旱主要发生在东部湿润半湿润气候区;(3) 各气候区同一月份干旱气象主导因子各不相同,降水和最低温度是作物生长季干旱的最主要影响因子;(4) 各气候区估算模型精度较高,误差在合理范围内,因此,回归模型可以用于有限气象数据下估算月SPEI。研究结果可为科学评估内蒙古地区作物生长季干旱特征及其制定合理干旱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草甸草原动态融雪过程与气象要素关系分析——以额尔古纳市为例
    桑婧,王迎宾,钱连红,王海梅,王淇玉
    2022 (5):  1428-1436.  doi: 10.13866/j.azr.2022.05.08
    摘要 ( 250 )   HTML ( 9 )   PDF(4180KB) ( 152 )  

    利用DSJ1型超声波雪深观测仪和同期气象观测数据,对2021年2—3月间发生在额尔古纳的1次融雪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额尔古纳融雪速度呈现先慢后快的特点,缓慢融雪期融雪速率约为0.37 cm·d-1,快速融雪期融雪速率可达4.75 cm·d-1,每日的2:00—19:00是雪深下降的主要时段;(2) 气温与雪深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气温每升高1 ℃,积雪深度下降0.439 cm;当积雪深度在10 cm以上时,对雪深影响较为明显的气温区间为-11~5 ℃,且气温在0 ℃以上时,雪深与气温拟合趋势的斜率较大;(3) 主要融雪期和快速融雪期气温的滞后效应不同,在融雪期内,雪深与超前3 h气温的相关关系最为显著,其次是当前气温;在快速融雪期,雪深的变化幅度主要取决于超前1 h的气温,其次是超前2 h气温;风速与雪深的相关系数最小,且不存在滞后性;(4) 多气象因子综合作用是融雪期雪深变化的重要原因,但5 cm地温是影响雪深变化的主导因子。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候暖湿化评价指数构建及在青海省的应用
    王永辉,冶晓娟,潘红忠,白钰,董得福,姚华明
    2022 (5):  1437-1448.  doi: 10.13866/j.azr.2022.05.09
    摘要 ( 276 )   HTML ( 8 )   PDF(10541KB) ( 93 )  

    综合气象要素、干旱指标与植被指数构建了气候暖湿化评价指数,利用地表湿润指数(Hi)、自校核帕尔默干旱指数(sc_PDSI)与年度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基于数据归一化方法构建气候暖湿化等级评价指数;并应用该类指数综合评价了近60 a来青海省气候暖湿现象的时空分布等级变化,以验证该类指数在不同时间序列长度及涵盖不同因素时的适用性。评价结果表明:(1) 青海省近60 a总体气候处于显著暖化与微湿润化阶段;其中显著暖湿化区域集中于东南部祁连山部分地区、黄河流域南部至东南部与澜沧江流域地区;(2) 近60 a气候变化并未改变青海省的气候暖湿及水资源分布格局;(3) 该类指数对于区域长时间尺度下气候暖湿化趋势评价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与实用性,能客观及时地反映评价区域气候暖湿化状况。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芦芽山华北落叶松早晚材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分离效应
    郭伊利,李书恒,王嘉川,韩宜洁
    2022 (5):  1449-1463.  doi: 10.13866/j.azr.2022.05.10
    摘要 ( 409 )   HTML ( 8 )   PDF(12859KB) ( 78 )  

    利用采自芦芽山3个海拔高度的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年轮样芯建立树轮差值年表,采用树轮气候学的方法,以1984年/1985年为界,将树木整轮、早材和晚材差值年表与气候要素进行相关分析,探讨不同海拔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在1957—1984年和1985—2020年2个时段的异质性特征。结果显示:(1) 芦芽山3个海拔树木早材和晚材径向生长变化在1957—2020年与研究区的气候变暖趋势难以拟合,与气温因子的响应发生了分离。(2) 在1957—1984年,低海拔早材生长与气候因子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生长季降水因子(6月降水量)对中高海拔早材生长具有明显的限制作用;进入1985—2020年,生长季降水因子(4月降水量)对低海拔早材的生长影响增强,中高海拔早材生长主要与1月降水量显著正相关,即生长季气候因子对中高海拔早材的生长限制作用减弱。(3) 生长前养分积累对研究区华北落叶松树木晚材的生长至关重要:在1957—1984年,低海拔与中高海拔晚材宽度年表均与5月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1985—2020年,树木晚材径向生长表现出与生长前气候因子(上一年11月,当年1月、3月、5月)的显著相关关系。(4) 2个不同的时段内,低海拔早材生长模式的改变可能是气温升高带来的干旱胁迫造成的;而中高海拔早材生长模式差异有可能是由于气温升高缓解了中高海拔地区低温对早材生长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芦芽山3个海拔华北落叶松树木早材和晚材生长在2个时段对于气候要素的响应特征、响应模式存在差异,与气候因子响应存在一定的“分离”现象,在今后区域气候重建工作中应考虑该地区树木生长的分离现象,保证重建工作的可靠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生态
    敦煌北山及马鬃山地区植物群落β多样性及其解释
    李星,辛智鸣,董雪,李永华,段瑞兵,马媛,李星,李宽
    2022 (5):  1464-1472.  doi: 10.13866/j.azr.2022.05.11
    摘要 ( 287 )   HTML ( 8 )   PDF(3215KB) ( 302 )  

    β多样性反映了群落间物种组成差异。通过研究β多样性可以为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以敦煌北山及马鬃山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系统布设样方法,共设置79个植物群落样地,探讨群落间β多样性及其组分,分析其与气候因素、土壤因素和地理距离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 敦煌北山及马鬃山地区的植物群落存在地理衰减格局,群落间差异较大,β多样性以更替组分为主。(2) 气候、土壤和地理距离对β多样性及其更替组分有显著影响,其中气候因素影响最大,地理距离影响最小。(3) 通过多元回归分析(MRM)表明,气候因素、土壤因素与地理距离对β多样性及其更替组分作用存在差异,气候和土壤因素作用远大于地理距离。综上所述,敦煌北山及马鬃山地区植物群落β多样性及其更替组分是生境过滤和扩散限制共同作用的结果,生境过滤对其影响占有较大的比重,环境的异质性是影响该地区物种差异的重要因素。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尖喙牻牛儿苗春/秋萌植株及子代种子的生理生化特性
    卡吾沙尔·库都斯,刘会良,张岚,迪力夏旦木·塔什买买提
    2022 (5):  1473-1485.  doi: 10.13866/j.azr.2022.05.12
    摘要 ( 461 )   HTML ( 8 )   PDF(11127KB) ( 75 )  

    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具有春/秋萌现象的早春短命植物尖喙牻牛儿苗(Erodium oxyrhinchum)为材料,通过分析春/秋萌植株及子代种子的生物学和生理生化特性,重点探讨尖喙牻牛儿苗春/秋萌间的表型可塑性及繁殖策略差异。结果表明:(1) 冬季尖喙牻牛儿苗秋萌株通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积累来抵御胁迫伤害;(2) 胁迫环境中,春萌株主要依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 清理活性氧(ROS)产生的毒害,而秋萌株主要依靠过氧化物酶(POD)和CAT清理毒害;(3) 抗性综合评价表明,秋萌株抗性大于春萌株;(4) 单株秋萌株种子数量超60粒,种子百粒重为0.323±0.0026 g;单株春萌株种子量在20粒左右,种子百粒重为0.376±0.0014 g;(5) 对春/秋萌株种子的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在高低温胁迫下,种子4种内含物含量与抗氧化酶体系呈显著正相关。此外,春萌株种子的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 BR)含量与3种抗氧化酶呈显著负相关,而秋萌株种子BR含量与抗氧化酶呈显著正相关;(6) 种子性状网络关系分析表明,持续的高低温胁迫对尖喙牻牛儿苗种子网络复杂性产生影响,且春萌株种子网络复杂程度高于秋萌株种子;在胁迫环境下,春萌株种子各项生理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更强。总体而言,尖喙牻牛儿苗秋萌株具有更强的抗性,趋向产生多而小的种子,进而使子代具有更多的遗传多样性,提高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春萌株抗性较弱,产生数量少但质量大且稳定性强的种子,有助于幼苗在胁迫环境下的生存。这种灵活的适应策略体现了尖喙牻牛儿苗的表型可塑性及春/秋萌株间不同的生存繁殖策略。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枝柽柳叶片结构和化学性状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
    李泽厚,李蕊希,张舒斌,王崇斌,郑明明,董叶卿,吴雪
    2022 (5):  1486-1495.  doi: 10.13866/j.azr.2022.05.13
    摘要 ( 294 )   HTML ( 16 )   PDF(2392KB) ( 422 )  

    荒漠植物经过与极端环境博弈,发展出了独特的叶片功能性状,是其为适应长期干旱胁迫所采取的生态对策之一。本研究在塔里木盆地北缘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以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为研究对象,调查其种群特征,测定分析其叶片结构和化学性状以及主要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1) 土壤水分对柽柳叶片全氮、全磷、C:P、C:N、平均叶厚和平均叶面积等性状具有显著影响。(2) 随着土壤含水量增加,柽柳叶片N:P呈现下降趋势,其生长逐渐从受磷限制转变为受氮限制。(3) 柽柳叶片全磷含量与C:P、N:P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C:N与平均叶面积呈显著正相关(P<0.05)。(4) 土壤含水量是影响柽柳叶片功能性状的重要因素,柽柳通过部分叶片性状之间的协同变化以便更好地适应干旱环境。研究结果可为干旱荒漠地区生态保护和恢复过程中植物生态适应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供磷水平对紫花苜蓿根际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邢鏻木,李强,高原千惠,李宁
    2022 (5):  1496-1503.  doi: 10.13866/j.azr.2022.05.14
    摘要 ( 270 )   HTML ( 10 )   PDF(2057KB) ( 370 )  

    探讨不同供磷水平下紫花苜蓿根际微生物的代谢功能多样性,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紫花苜蓿对肥料的高效利用机制。本研究设置5种不同供磷水平,通过田间试验,应用Biolog方法对紫花苜蓿根际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 施用磷肥可以显著提高紫花苜蓿根际微生物的代谢活性,供磷水平为P3(300 kg·hm-2)时,Simpson指数、Richness指数达到最大值,提高了微生物对不同分类碳源的利用。(2) 当磷肥浓度过高时,会显著降低微生物群落Simpson指数,同时也会降低微生物对各类碳源的利用率。(3) 主成分分析显示,不同供磷水平下根际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利用率有显著差异,供磷水平为P4(450 kg·hm-2)时,微生物群落对各类碳源利用差异最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WEPS模型在乌兰布和沙漠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种植区的应用
    廖贵云,吴秀芹,谭锦,李丹,冯梦馨
    2022 (5):  1504-1513.  doi: 10.13866/j.azr.2022.05.15
    摘要 ( 343 )   HTML ( 10 )   PDF(5814KB) ( 136 )  

    为探究WEPS模型的风蚀预测效果,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种植区,对全采收(CK)、留4采6、留6采6油莎豆纯作和油莎豆-梭梭间作留茬4种不同采收模式地表进行风蚀监测,并利用2020年11月15日和12月26日2次实测风蚀数据对WEPS模型风蚀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 与全采收相比,3种留茬模式均能有效降低风力对种植区地表的侵蚀作用,地表防风固沙能力随留茬数量的增加而提高。(2) WEPS模型预测单宽风蚀量与实测结果有明显差异,模型值最大为实测值的10.16倍,最小为实测值的0.58倍;模型预测质量有不确定性,在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地表预测效果较差。(3) 模型预测的单宽输沙量随实测值的增加呈幂函数增加,能够较准确地预测不同地表特征风蚀量变化趋势;在风蚀定量化估算上,WEPS模型还需根据实际风蚀环境对公式及参数进行修正。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干枯骆驼刺对风沙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刘金苗,李菊艳,尹忠东,关含笑,张家伟
    2022 (5):  1514-1525.  doi: 10.13866/j.azr.2022.05.16
    摘要 ( 290 )   HTML ( 4 )   PDF(10409KB) ( 117 )  

    植物固沙是荒漠地区防治风沙灾害的重要措施之一,骆驼刺(Alhagi camelorum)作为典型荒漠植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利用fluent软件对30 cm高度干枯骆驼刺附近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风速特征和积沙特征,并加以野外试验验证。结果表明:(1) 植株附近流场大致可分为遇阻减速区、抬升加速区、紊流减速区以及恢复区。植株后会形成微弱的涡流,涡流的回流区高度与距植株远近有关,但整体低于0.14 m。(2) 当风速为6 m∙s-1时,植株主要影响0.6 m高度以下的水平风速。植株后一定距离内的水平风速随高度增加不在呈现严格的对数分布,而是存在2个极小值,并在0.3~0.6 m高度范围内以较大的加速度快速增大。(3) 植株的防风效率整体呈现出随风速增大而减小的规律,且该现象随高度增加愈加明显。当风速由6 m∙s-1增大至10 m∙s-1时,株后5.3 m范围内,0.3 m高度处的防风效率由40%减小至16.56%。(4) 植株附近的积沙因风速的不同具有差异,当风速较小时,积沙主要集中在前方植株附近以及植株之间,随着风速的增大,积沙后移。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类典型株型草本植物对沙面风蚀抑制作用的研究
    程锋梅,李生宇,郑伟,赵淳宇,范敬龙,王世杰,王海峰,俞祥祥
    2022 (5):  1526-1533.  doi: 10.13866/j.azr.2022.05.17
    摘要 ( 622 )   HTML ( 8 )   PDF(1852KB) ( 232 )  

    植物自身具有维持生境稳定性的独特功能,而植物株型为主要作用要素之一。研究不同株型草本植物在沙质荒漠地区的地面抗风蚀作用,可以为制定生态恢复措施提供重要的科学参考。通过风洞实验,对3种植物株型(匍匐状、球状、丛状)的草本植物在5种覆盖度(25%、30%、35%、40%和45%)条件下的沙面风蚀率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各株型的风蚀抑制率。结果表明:(1) 3种株型草本植物随覆盖度增加,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和对风速的削减均逐步增加。在覆盖度较低时,不同植物株型之间的风蚀抑制率差异较大,球状和匍匐状植物株型固沙能力相对较高,而丛状植物株型固沙能力相对较低;较高风蚀抑制效率植物株型可以达到较低风蚀抑制效率植物株型在较高覆盖度条件下的固沙效果。(2) 在覆盖度30%时,匍匐状和球状植物的风蚀抑制效率分别为47.55%、55.70%,分别接近丛状植物覆盖度40%(48.46%)和45%(56.94%)的风蚀抑制效率。(3) 3种株型草本植物的风蚀抑制效率均随覆盖度增加而增加,覆盖度越小,三者差异越大,反之覆盖度越大差异越小;3类植物株型的风蚀率匍匐状最低,球状次之,丛状最高;风蚀抑制效率匍匐状最高,球状次之,丛状最低。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旱榆幼树对土壤失水及复水的生理响应过程研究
    赵子涵,王树森,罗于洋,刘瑞香,韩峰,马迎梅
    2022 (5):  1534-1542.  doi: 10.13866/j.azr.2022.05.18
    摘要 ( 328 )   HTML ( 9 )   PDF(2721KB) ( 323 )  

    干旱区造林后幼树对土壤水分的生理响应过程对其进行水分管理并决定其成活的重要前提,以旱榆(Ulmus glaucescens)幼树为试材,采用盆栽自然失水和复水的方法,研究旱榆幼树形态、生理及光合特性对不同土壤失水程度及复水的响应过程,以期为栽培旱榆的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 在土壤失水较少时(土壤含水量为15%),旱榆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表现出小幅升高,分别较试验前增加了14.8%、1.2%、43.2%;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分别较试验前降低了26.5%、27.1%、48.7%;(2) 土壤失水量严重时(土壤含水量为0%),旱榆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大幅下降,分别较试验前下降了78.4%、65.4%、47.3%;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表现为缓慢降低,分别较试验前降低了89.9%、83.3%、79.9%;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气孔导度的变化。(3) 复水可以缓解土壤失水对旱榆的不利影响。因此,在土壤持续失水环境下,旱榆通过一系列形态、生理和光合特性的变化来适应土壤含水量的下降,表现出较强的耐旱性,旱榆栽植后如遇严重土壤失水的情况,复水可以缓解对其造成的危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土资源
    柴达木盆地典型流域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关系及水化学特征
    杨海娇,魏加华,任倩慧
    2022 (5):  1543-1554.  doi: 10.13866/j.azr.2022.05.19
    摘要 ( 300 )   HTML ( 12 )   PDF(12226KB) ( 147 )  

    柴达木盆地是典型的干旱内陆区,认识其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关系、水化学特征及沿程变化规律,对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有重要意义。在现场调查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水化学、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典型流域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关系、水化学特征及差异性。结果表明:(1) 根据地质构造、地层和地形对水力联系的控制作用,将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关系分为基岩阻隔+岩性控制型、岩性控制型和岩性控制+水文气象影响型。(2) 从山区到尾闾,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从Ca型转变为Na型或Mg型、从重碳酸根型转变为氯离子型;沿程水化学影响机制从水-岩作用为主逐渐过渡到蒸发-沉淀作用占主导;受基岩阻隔和岩性控制的影响,山间河谷和冲洪积扇前缘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关系的转变使沿程水化学特征的变化规律发生局部逆转。(3) 因含水层岩性差异,盆地南部地表水、地下水中Na+、Cl-和SO42-占主导,东部、北部Ca2+和HCO3-占主导,且北部F-浓度较其他流域高。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石羊河流域水生态安全影响因子及驱动机制研究
    戴文渊,郭武,郑志祥,陈亦晨,张芮,许勇
    2022 (5):  1555-1563.  doi: 10.13866/j.azr.2022.05.20
    摘要 ( 204 )   HTML ( 9 )   PDF(5355KB) ( 241 )  

    基于W-SENCE-PSR(以水为主线的复合生态系统-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构建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9—2018年石羊河流域相关统计数据,运用模糊系统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模型法,多层面多角度解析石羊河流域的水生态安全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 当年降水变化、单位面积牲畜头数、生态环境用水量占总用水量比例、雨水利用量、径污比是水生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子;(2) 对水生态安全的影响程度排序为:资源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生态子系统,响应子系统>压力子系统>状态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和压力子系统是主要驱动力来源;(3) 2019—2023年,压力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将是主要驱动力来源;(4) 近10 a,水生态安全整体状况较差,始终处于Ⅰ级区(较差)和Ⅱ级区(一般)。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伊犁河—巴尔喀什湖流域实际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
    姚佳,陈启慧,李琼芳,崔罡,张良憬
    2022 (5):  1564-1575.  doi: 10.13866/j.azr.2022.05.21
    摘要 ( 553 )   HTML ( 17 )   PDF(20166KB) ( 148 )  

    基于多种遥感数据,运用Mann-Kendall法、Theil-Sen median 趋势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水量平衡原理,探讨2000—2020年伊犁河—巴尔喀什湖流域实际蒸散发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讨论了流域生态系统水资源供给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 流域上、中、下游的多年平均年蒸散发量分别为439.0 mm、317.9 mm、201.1 mm;其中上、中游在夏季的日蒸散发量最大,而下游在春季最大;流域上、中游蒸散发量的年内分配均为“单峰型”,峰值分别在7月与6月,下游为“双峰型”,峰值分别在3月与11月。(2) 流域上、下游的年蒸散发量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显著区域主要分布在上游的伊犁河谷、天山山脉与下游的伊犁河三角洲附近;相对2000—2010年,2010—2020年伊犁河谷和伊犁河三角洲地区多年平均年蒸散发增加超过10%。(3) 流域上、中游蒸散发与气温和NDVI呈现较高的正相关性;流域下游蒸散发与土壤湿度呈现较高的正相关性。(4) 流域生态系统的水资源供给服务总量在2000—2020年有所下降,其中上游已多次出现缺口,中、下游在2020年开始出现缺口,需通过控制用水总量、提升用水效率保障水资源供需平衡。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60 a伊塞克湖水量平衡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晓飞,黄粤,刘铁,李均力,王正,昝婵娟,段永超
    2022 (5):  1576-1587.  doi: 10.13866/j.azr.2022.05.22
    摘要 ( 623 )   HTML ( 27 )   PDF(3322KB) ( 490 )  

    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提取近60 a伊塞克湖面积、水位变化信息,反演伊塞克湖水量变化时间序列,结合1960—2020年CRU气象数据、1960—2000年乔尔蓬阿塔气象站气温降水观测数据和入湖水量观测数据,建立湖泊水量平衡模型,分析水量平衡各分量的变化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 1960年以来伊塞克湖水量变化经历了持续减少-波动增加的过程,1998年为变化的时间拐点;20世纪60—80年代中期,入湖水量主要受灌溉引水影响持续减少,1986年后随灌溉水量减少、降水和冰川融水的增加而转为上升趋势;湖区降水以9.1 mm·(10a)-1的速率增加,蒸发量随湖区升温和湖体面积增加总体呈显著增加趋势。(2)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伊塞克湖大部分年份湖泊水量呈负平衡,地下水持续补给湖泊,1986年起湖泊的水量收支亏损逐渐减小,1998年以来以正平衡为主。(3) 入湖径流、降水、蒸发等水量平衡分量的互动关系决定了湖泊水量的变化,而产流区气候变化和灌区灌溉引水通过改变入湖径流间接驱动湖泊水量的变化;1960—1986年,以灌溉引水为主的人类活动是驱动伊塞克湖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贡献率达71.6%,1987年以来,气候变化因子对湖泊水量变化的累计贡献超过80%。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疏勒河上游径流变化与预测分析
    贾玲,张百祖,牛最荣,孙栋元,孙凯悦,王鲁军
    2022 (5):  1588-1597.  doi: 10.13866/j.azr.2022.05.23
    摘要 ( 422 )   HTML ( 3 )   PDF(2232KB) ( 131 )  

    采用1956—2020年疏勒河上游昌马堡水文站逐月径流量资料,选取基尼系数、洛伦兹不对称系数等8个径流年内分配特征指标,结合M-K检验、R/S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从年内、年际综合分析疏勒河上游径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 疏勒河上游径流量年内分配呈单峰型分布,主要集中在汛期,除绝对变化幅度(ΔR)外,其余年内分配指标均呈下降趋势,表明年内分配逐渐趋向均匀;(2) 年径流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尤其在1997年发生突变后,倾向率加大,年径流量平均值较突变前增加59%;(3) 春、夏、秋、冬四季径流量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夏季倾向率最大,冬季倾向率最小;20世纪90年代发生突变后,径流量平均值较突变前均明显增加,变化幅度排序为:秋季(76%)>冬季(74%)>夏季(58%)>春季(45%);(4) 疏勒河上游年和四季径流量均具有多时间特征尺度周期,且第一主周期均为56 a;(5) 对2022—2024年径流量预测显示,疏勒河上游径流量在未来3 a将继续呈上升趋势。研究结果为准确掌握疏勒河上游径流变化规律及特性提供了科学依据,对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以及研究相似内陆河流域径流变化规律具有指导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呼伦贝尔草原风蚀坑土壤水分异质效应研究
    袁立敏,杨制国,薛博,高海燕,韩照日格图
    2022 (5):  1598-1606.  doi: 10.13866/j.azr.2022.05.24
    摘要 ( 311 )   HTML ( 14 )   PDF(8790KB) ( 269 )  

    风蚀坑是沙质草原常见的一种风蚀地貌,是草地沙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其对草原植被破坏性强。本文选择呼伦贝尔草原处于活跃发展阶段的风蚀坑为研究对象,并以周边草地为对照,对风蚀坑内外不同位置、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 风蚀坑造成草原土壤水分的“破口”效应,导致其周边近20 m范围草地土壤含水量显著降低,且在沙坑边缘0~3 m范围内形成了一条“干燥带”,其土壤含水量比对照低45.15%;(2) 沙坑内土壤含水量较对照降低44.44%,但沙坑下风向积沙区土壤含水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3) 风蚀坑的沙坑及积沙区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异质性较大,变异系数CV可达到50%以上,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4) 经过雨季,风蚀坑的积沙区有一定的“储水”作用,而沙坑及边缘区却呈现出严重的“失水”效应,土壤处于极度干燥状态,为沙坑的风蚀扩张提供了条件。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镍铜砷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郭全恩,曹诗瑜,南丽丽,展宗冰,王卓,汪堃,李景峰
    2022 (5):  1607-1617.  doi: 10.13866/j.azr.2022.05.25
    摘要 ( 236 )   HTML ( 9 )   PDF(2582KB) ( 204 )  

    土壤中的微生物和酶活性是表征土壤质量的重要生物学性状。以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宁远堡镇白家咀村冶炼厂附近下风向遭受重金属复合污染的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田调查的方法对其0~20 cm和20~40 cm土层的重金属(Zn,Pb,Cd,Cr,Cu,Ni,As,Hg)、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和酶活性(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 土壤在0~20 cm土层,Ni、Cu和As点位超标率依次为15.4%、30.8%和38.5%;在20~40 cm土层,Ni、Cu和As点位超标率均为7.7%。(2) Pb、Hg、Ni、Cu、Cd、As与细菌、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呈负相关关系;Cr与放线菌和真菌之间呈正相关关系;Zn与细菌生物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细菌与放线菌生物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3) Pb、Zn和Cr为主导土壤生物学性状的主要因子,其贡献率依次为72.4%、16.2%和4.9%。在铜镍砷复合污染区,过氧化氢酶活性对重金属Cu、Ni、Cd、As较为敏感,可作为该区土壤质量评价的有效指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矿井水对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牟红霞,刘秉儒,李子豪,李国旗,麻冬梅
    2022 (5):  1618-1630.  doi: 10.13866/j.azr.2022.05.26
    摘要 ( 272 )   HTML ( 15 )   PDF(6834KB) ( 163 )  

    为探究矿井水排放对荒漠草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以宁夏干旱风沙区矿井水排放地的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矿井水排放湖泊沿岸水滨区域(MJTA)、近岸陆域(MJTB)和自然区域(MJTC)土壤中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中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结合土壤理化因子等生境因素,揭示矿井水干扰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影响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 矿井水排放显著改变了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组成,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门水平相对丰度差异影响显著。(2) 水滨区域、近岸陆域和自然区域中主要优势细菌门均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主要优势细菌属均为: norank_f__norank_o__norank_c__MB-A2-108;水滨区域、近岸陆域和自然区域中主要优势真菌门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水滨区域主要优势真菌属为unclassified_c__Sordariomycetes,近岸陆域和自然区域主要优势真菌属为光黑壳属(Preussia)。(3) 矿井水外排导致荒漠草原水滨区域土壤盐分、水分显著高于近岸陆域和自然区域,盐分抑制了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生长,但同时促进了研究区嗜盐碱细菌的富集。(4) 水滨区域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与丰富度均显著低于自然区域,进一步说明矿井水对土壤细菌和真菌丰富度与多样性影响显著;不同土层土壤细菌和真菌的丰富度与多样性差异较小;土壤环境因子与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分析表明土壤盐分、含水量、有机碳和pH是影响荒漠草原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态与环境
    黄土高原典型县域碳排放特征与时空格局——以庆城县为例
    龙志,孙颖琦,郎丽霞,陈兴鹏,张子龙,庞家幸
    2022 (5):  1631-1641.  doi: 10.13866/j.azr.2022.05.27
    摘要 ( 429 )   HTML ( 13 )   PDF(5589KB) ( 190 )  

    县域是中国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碳汇功能的主要承载空间,更是双碳目标和政策落实的关键行政单元。以庆城县为例,探讨黄土高原典型县域的碳排放特征和时空格局,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启示和参考。结果表明:(1) 欠发达地区县域碳排放变化和结构具有鲜明的特征。规模以下工业是庆城县最大的碳排放来源,工业碳排放比重低,第三产业和生活碳排放比重相对较高。(2) 庆城县碳排放空间分布符合帕累托法则,即80%的碳排放集中在20%的区域,总体表现为“整体分散,局部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高碳区主要集中在川区、残塬区和县城区;中碳区主要分布在残塬区和交通沿线;低碳区则广泛分布于梁峁沟壑区。(3) 受地形地貌影响,黄土高原县域碳排放呈现出明显的时空格局差异。县城、工业集中区、主要乡镇等中、高碳区最大斑块指数增加,整体性提高,碳源多样性减少,类型趋于单一化。交通沿线和城乡居民聚居区等中碳区与低碳区交错地带碳源多样性增加,聚集度降低。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土空间功能演变及协同/权衡关系研究——以内蒙古呼包鄂地区为例
    冯琰玮,甄江红
    2022 (5):  1642-1654.  doi: 10.13866/j.azr.2022.05.28
    摘要 ( 303 )   HTML ( 10 )   PDF(5390KB) ( 270 )  

    国土空间面临资源利用粗放、生态环境破坏、区域发展失衡等问题,明晰国土空间功能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以1990年、2000年、2010年、2018年为观测期,在分析呼包鄂地区国土空间功能演变特征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及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对国土空间功能演变的协同/权衡关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近28 a,研究区生产/生活功能局地上升,空间分布呈现以各市辖区为高值中心、向外梯度递减的圈层/半圈层格局;生态功能有所下降,空间分布具有自然山水规模尺度依赖效应;国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升,协同关系旗县数量增加,但整体水平较低,空间分异表现为生产-生活功能协同/权衡关系集聚分布;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协同/权衡关系趋于离散;各功能协同/权衡关系空间耦合效应水平较低,国土空间功能亟需调整优化。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氮沉降促进西北干旱区高寒湿地生态系统N2O排放
    申志博,韩耀光,王家力,陈康怡,胡洋,朱新萍,贾宏涛
    2022 (5):  1655-1662.  doi: 10.13866/j.azr.2022.05.29
    摘要 ( 196 )   HTML ( 5 )   PDF(1019KB) ( 604 )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大气氮沉降的增加会对干旱区高寒湿地N2O排放产生影响。以天山中部的巴音布鲁克天鹅湖高寒湿地,不同水分条件的常年淹水区、季节性淹水区和常年干燥区为研究区,设置3个氮添加量处理(0、10 kg ·hm-2·a-1和20 kg ·hm-2·a-1),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监测了植物生长季生态系统N2O的排放量,并探究了N2O排放与主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 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氮素增加显著促进了生态系统N2O的排放(P<0.05);在植物生长季不增氮的处理下,生态系统N2O累积排放量表现为吸收,10 kg ·hm-2·a-1和20 kg ·hm-2·a-1处理N2O累积排放量均表现为排放;氮沉降量增加显著增加了不同水分条件下N2O累积排放量,氮沉降增加会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由N2O的“汇”向“源”转变。(2) 氮施加量极显著影响生态系统N2O排放速率(P<0.01),季节性淹水条件生态系统N2O平均排放速率(F)与施氮量(N)、土壤5 cm地温(T)呈多元一次方程关系(F=-2.763+0.209N+0.151T,R2=0.483,P<0.01)。综上所述,氮沉降的增加促进了干旱区高寒湿地生态系统N2O排放。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疆塔中-38团沙漠公路沿线风沙输移规律与防沙体系研究
    马奔腾,程建军,雷加强,丁泊淞,高丽,安元锋,郑智鹏
    2022 (5):  1663-1672.  doi: 10.13866/j.azr.2022.05.30
    摘要 ( 405 )   HTML ( 9 )   PDF(3708KB) ( 197 )  

    在建塔中-38团沙漠公路由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延伸至其东南缘,全程皆分布不同程度的风沙危害形式,对沙漠公路的建设、服役、养护等造成严重威胁。基于该地区的遥感影像解译及风况数据分析,揭示了沙漠公路沿线不同区段内的风沙环境特征和沙丘移动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沙害防治体系框架。通过研究发现:(1) 沙漠公路沿线区段盛行起沙风向为NE、ENE、E,起沙风频率由21.7%增长至33.8%,风向特征由锐双峰态势发展为钝双峰态势,风沙环境逐步恶劣;(2) 沿线区段输沙势介于178.23~309.43 VU,风能环境为低至中等,合成输沙方向介于SW-WSW,风向变率为中等;(3) 区段沙丘年平均移动速度在3.16~6.26 m·a-1之间,沙丘移动速度和方向存在明显空间差异,且部分区段沙丘移动方向与合成输沙方向一致性较差。基于以上沙漠公路区段环境特征,提出阻-固结合的沙漠公路防沙体系,对沙漠公路沙害的发展变化规律与公路的可持续研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海省植被NEP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冶晓娟,王永辉,潘红忠,白钰,董得福,姚华明
    2022 (5):  1673-1683.  doi: 10.13866/j.azr.2022.05.31
    摘要 ( 461 )   HTML ( 41 )   PDF(5568KB) ( 308 )  

    为探究青海省植被固碳量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子,基于2000—2020年净初级生产力(NPP)数据和土壤呼吸模型计算得到植被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采用趋势分析、偏相关分析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青海省植被NEP时空演变及驱动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植被NEP在近20 a间波动上升,年均增幅为1.54 g C·m-2·a-1;年均植被NEP空间变化差异较大,由东南向西北递减,71.08%的区域保持不变或增加;对植被NEP解释力最强的是NDVI,降水、气温、人口密度等气候与人为因子对NEP的空间分异解释力较强;由于双因子交互作用会增强对植被NEP空间分异的解释力,因此在未来提升青海省固碳能力时,要注意多因子协同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陕西省生境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分析
    王琦琨,武玮,杨雪琪,桑国庆
    2022 (5):  1684-1694.  doi: 10.13866/j.azr.2022.05.32
    摘要 ( 315 )   HTML ( 11 )   PDF(3891KB) ( 239 )  

    生境质量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基础,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研究生境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陕西省为研究区,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利用InVEST模型、泰尔指数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三大地区(陕南、陕北、关中)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 2000—2020年全省平均生境质量呈现稳定且略微上升趋势,空间分布差异明显,表现为陕南和陕北地区高于关中地区;(2) 全省三大地区间和地区内的生境质量差异较大,陕南和关中地区差异性大于陕北地区;(3) 受空间尺度影响,全省和三大地区的驱动因子有所不同,植被与地形因子对全省生境质量影响最大,土地利用因子是三大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且随着时间推移影响程度逐渐加强,地形因子与植被因子对三大地区的影响各有不同;(4) 除单因子影响外,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因素的协同作用对三大地区生境质量变化影响显著。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