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婷, 沈赣华, 刘兵, 孙莹琳, 汪再光. 天山北坡经济带水库群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J]. 干旱区研究, 2024, 41(9): 1456-1467. |
[2] |
李文秀, 燕振刚.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甘肃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时空演化及其驱动机制[J]. 干旱区研究, 2024, 41(4): 590-602. |
[3] |
齐容镰, 李庆波, 任佳, 邹苗, 杨昊鹏, 魏耀峰, 唐琼. “三北”工程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以宁夏为例[J]. 干旱区研究, 2024, 41(10): 1740-1752. |
[4] |
文妙霞, 何学高, 刘欢, 张婧, 罗晨, 贾丰铭, 王义贵, 胡云云.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宁夏草地植被覆被时空分异及驱动因子[J]. 干旱区研究, 2023, 40(8): 1322-1332. |
[5] |
孟乘枫, 仲涛, 郑江华, 王南, 刘泽轩, 任祥源. 昆仑山冰湖分布时空特征及驱动力[J]. 干旱区研究, 2023, 40(7): 1094-1106. |
[6] |
冶晓娟,王永辉,潘红忠,白钰,董得福,姚华明. 青海省植被NEP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J]. 干旱区研究, 2022, 39(5): 1673-1683. |
[7] |
孙桂丽,陆海燕,郑佳翔,刘燕燕,冉亚军. 新疆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J]. 干旱区研究, 2022, 39(1): 258-269. |
[8] |
金梦婷,徐丽萍,徐权. 基于FLUS-Markov模型的多情景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与预测——以南疆克州为例[J]. 干旱区研究, 2021, 38(6): 1793-1804. |
[9] |
高宇婷,于洋,孙凌霄,于瑞德. 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土地覆盖变化及驱动力[J]. 干旱区研究, 2021, 38(4): 1172-1183. |
[10] |
李晓媛, 于德永. 蒸散发估算方法及其驱动力研究进展[J]. 干旱区研究, 2020, 37(1): 26-36. |
[11] |
许 茜, 李奇, 陈懂懂, 罗彩云, 赵新全, 赵 亮. 近40 a三江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分析及预测[J]. 干旱区研究, 2018, 35(3): 695-704. |
[12] |
莫宏伟,任志远. 陕西关中地区植被指数变化多尺度分析[J]. 干旱区研究, 2012, 29(1): 59-63. |
[13] |
董雯, 杨宇, 张小雷, 陶江, 王彬武. 天山北坡绿洲城镇用地扩展及其驱动力分析[J]. 干旱区研究, 2011, 28(6): 980-985. |
[14] |
刘羽, 王秀红, 张雪芹, 张百平. 巴丹吉林-腾格里沙漠间沙丘活化带发展过程及其驱动力分析[J]. 干旱区研究, 2011, 28(6): 957-966. |
[15] |
马兴华, 何长英, 李威, 金家琼. 河谷区地下水人工回灌试验研究[J]. 干旱区研究, 2011, 28(3): 444-4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