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谢刚, 王甜甜, 于涛, 董靖玮, 陈世强, 王梦晓, 张圣杰, 张浩铭. 青海湖入湖口水温演变初步研究[J]. 干旱区研究, 2024, 41(9): 1503-1513. |
[2] |
张巧凤, 于红博, 黄方. 蒙古高原干旱时空特征及对植被物候的累积影响[J]. 干旱区研究, 2024, 41(9): 1548-1559. |
[3] |
吕壮壮, 乔庆庆, 董孙艺, 汪冬. 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全球变暖背景下亚洲内陆干旱区古气候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J]. 干旱区研究, 2024, 41(8): 1309-1322. |
[4] |
王怡雯, 马瑶瑶, 史培军, 张钢锋. 干旱区光伏电站运营对局地生态环境的影响[J]. 干旱区研究, 2024, 41(8): 1423-1433. |
[5] |
李烨, 江伟, 陈晓俊, 吴英杰, 王思楠. 基于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的1961—2020年鄂尔多斯气象干旱趋势[J]. 干旱区研究, 2024, 41(7): 1099-1111. |
[6] |
龙威夷, 施建飞, 李双媛, 孙金金, 王玉刚. 流域绿洲土壤盐分多模型反演效果评估[J]. 干旱区研究, 2024, 41(7): 1120-1130. |
[7] |
张斌, 李从娟, 易光平, 刘冉. 梭梭和头状沙拐枣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J]. 干旱区研究, 2024, 41(7): 1177-1184. |
[8] |
崔国龙, 李强峰, 高英, 刘维军, 张梅. 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区典型植被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J]. 干旱区研究, 2024, 41(7): 1195-1206. |
[9] |
山建安, 朱睿, 尹振良, 杨华庆, 张薇, 方春爽. 基于CMIP6模式的中国西北地区干旱时空变化[J]. 干旱区研究, 2024, 41(5): 717-729. |
[10] |
叶虎, 裴浩, 姜艳丰, 那庆, 张立伟. 内蒙古半干旱区气溶胶散射特性及影响因素[J]. 干旱区研究, 2024, 41(5): 730-741. |
[11] |
蔡玉琴, 祁栋林, 王烈福, 李海凤, 张德琴. 青海省不同等级寒冷日数时空演变特征[J]. 干旱区研究, 2024, 41(5): 742-752. |
[12] |
雷菲亚, 李小双, 陶冶, 尹本丰, 荣晓莹, 张静, 陆永兴, 郭星, 周晓兵, 张元明. 西北干旱区藓类结皮覆盖下土壤多功能性特征及影响因子[J]. 干旱区研究, 2024, 41(5): 812-820. |
[13] |
许超杰, 窦燕, 孟琪琳. 基于EMD-GWO-LSTM模型的新疆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预测方法研究[J]. 干旱区研究, 2024, 41(4): 527-539. |
[14] |
杜华栋, 刘研, 毕银丽, 车旭曦, 拜梦童. 干旱砾漠区不同微地貌单元土壤性状及真菌群落变化特征[J]. 干旱区研究, 2024, 41(3): 421-431. |
[15] |
周义, 索文姣. 基于CWSI的汾河流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J]. 干旱区研究, 2024, 41(2): 191-1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