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沙漠过渡带;柽柳灌丛; 沙堆; 形态; 空间分布格局; 策勒; 塔克拉玛干沙漠," /> 绿洲-沙漠过渡带;柽柳灌丛; 沙堆; 形态; 空间分布格局; 策勒; 塔克拉玛干沙漠,"/>
干旱区研究 ›› 2014, Vol. 31 ›› Issue (3): 556-563.
杨帆1,2,3,王雪芹3,何清1,2,郑新倩4,韩章勇3,霍文1,2
YANG Fan, WANG Xue-qin, HE Qing, ZHENG Xin-qian, HAN Zhang-yong,HUO Wen
摘要: 以策勒绿洲-沙漠过渡带为研究区域,分析位于过渡带内侧、中部及外围的柽柳灌丛沙堆的形态特征、形态参数间关系、大尺度内空间分布格局以及相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 柽柳沙堆的典型形态呈凸起半椭球状,上部被柽柳灌丛覆盖,沙堆高0.27~3.21 m,体积0.30~291.63 m3,树冠面积2.39~128.76 m2。过渡带由内向外单体沙堆及灌丛尺度显著增加,且沙堆外形向着沿风向拉长的不对称蝌蚪状发展。② 柽柳灌丛沙堆各形态参数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其中沙堆长度与宽度、底面积与高度间的显著回归关系会随过渡带由内向外逐渐由线性关系变为二次函数;柽柳树冠面积与沙堆体积间呈显著线性关系,其斜率会随过渡带由内向外逐渐增加。③ 柽柳沙堆分布密度沿过渡带由内向外逐渐降低,且空间格局类型会在100~250 m较大尺度范围上从聚集转向随机,整体聚集强度增加,而聚集强度峰值所在尺度和聚集规模则逐渐缩小。目前,该区域柽柳沙堆整体处于增长阶段,且可判定沙堆的产生是由土地退化引起的,其中过渡带外侧现处于快速退化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