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41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4-08-15 上一期    下一期
    封面与目录
    第41卷第8期封面与目录
    2024 (8):  0.    
    摘要 ( 49 )   PDF(16924KB) ( 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天气与气候
    1960—2020年黄河流域不同等级降水时空特征
    袁征, 张志高, 闫瑾, 刘嘉毅, 胡柱钰, 王赟, 蔡茂堂
    2024 (8):  1259-1271.  doi: 10.13866/j.azr.2024.08.01    cstr: 32277.14.j.azr.2024.08.01
    摘要 ( 195 )   HTML ( 20 )   PDF(14451KB) ( 213 )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脆弱区,明确流域不同等级降水量与降水天数、降水强度之间的关系,可为揭示流域降水规律提供基础信息。基于1960—2020年黄河流域96个气象站点降水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和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流域不同等级降水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不同等级降水对总降水的贡献和影响。结果表明:近61 a黄河流域年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分别以0.008 mm·(10a)-1和0.12 mm·d-1·(10a)-1P<0.01)的倾向率增加,降水日数以-1.82 d·(10a)-1的倾向率减少(P<0.01),小雨和中雨量与日数均呈减少趋势,大雨、暴雨和大暴雨量与日数均呈上升趋势,各等级降水强度均呈增加趋势。近61 a小雨发生率最高为84.32%,小雨贡献率最大,为37.64%;中雨次之,为34.47%;小雨发生率(P<0.01)和贡献率呈减少趋势,大雨以上降水发生率和贡献率呈增加趋势。黄河流域小雨量、小雨日数和小雨强度在西南部形成高值中心,随着降水等级的增加,降水量、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的高值区域主要集中在流域东南部。相关分析表明,黄河流域年总降水量受中雨和大雨量影响较大,年总降水日数受小雨日数影响较大,年总降水强度受大雨和暴雨量及其降水日数的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可为流域生态保护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风场结构下贺兰山地形降水的理想数值试验
    李超, 隆霄, 曹怡清, 韩子霏, 王号, 郑景元
    2024 (8):  1272-1287.  doi: 10.13866/j.azr.2024.08.02    cstr: 32277.14.j.azr.2024.08.02
    摘要 ( 81 )   HTML ( 8 )   PDF(25822KB) ( 72 )  

    地形降水是我国西北地区最主要的降水类型之一,加深其形成机理的认识对提高预报能力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贺兰山东麓地区20次暴雨过程中的高空环境参数为基础构建不同类型风场垂直分布结构,利用WRF模式中的em_hill2d_x模块开展不同类型风场对降水模态影响的理想数值试验。结果表明:(1) 有/无风垂直切变的两种不同类型干气流过山后其迎风坡均表现为地形对迎风坡气流的抬升作用,而背风坡波动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变化特征,单层均一气流条件下背风坡主要表现为沿垂直方向传播的过山波,低空存在风切变的风场条件下背风侧主要体现背风波的特征,重力波呈水平与垂直传播共存的特征,且随着低空风切变增强水平传播的背风波特征越来越明显。(2) 单层均一湿气流条件下模拟的降水主要位于迎风侧,背风侧在较强的下坡风影响下,降水强度相对较弱。当风速增大至10 m·s-1以上时,迎风侧云水含量大值区向山顶汇集,降水强度显著增强。低空存在风切变湿气流过山试验结果显示在迎风侧与背风侧均存在较强的降水中心,背风坡存在一深对流系统,随着风速增大,两侧降水均增强。(3) 在低空东风高空西风的条件下,背风侧降水显著减弱,降水更加集中于上游山顶附近,强度也有一定的增强,这与高空西风的出现使迎风坡上升气流加强,且不利于水汽向下游的输送有关,这是贺兰山脉两侧降水特征存在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温与海冰对宁夏汛期降水分布特征异常的协同影响
    王岱, 李欣, 张雯, 马阳, 王素艳, 李佳瑶
    2024 (8):  1288-1299.  doi: 10.13866/j.azr.2024.08.03    cstr: 32277.14.j.azr.2024.08.03
    摘要 ( 101 )   HTML ( 7 )   PDF(9972KB) ( 60 )  

    宁夏南北气候差异大,与生态息息相关的降水空间分布特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需要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本文选取1961—2022年宁夏20个国家气象站汛期降水、NCEP/NCAR大气再分析、海温及北极海冰资料,利用气候统计诊断方法,建立了宁夏汛期降水南北异常指标,探究太平洋海温和北极海冰强迫信号协同作用对其异常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宁夏汛期降水南北反位相特征分量呈明显的年代际变化,新年代际背景下典型“北涝南旱”分布型相比于1991年以前频次明显增加,南北反位相分布型出现比重增大,且南北差异愈发明显。太平洋海温(Isst)和北极海冰(Iice)关键区指标的协同(符号一致)和拮抗(符号相反)作用,造成乌拉尔山、贝加尔湖及鄂霍茨克海附近的位势高度异常,使得冷空气影响路径以及水汽输送位置不同。当IsstIice同为正时,宁夏汛期容易出现“南涝北旱”分布型,主要以南区偏多、北区偏少和南区偏多程度大于北区为主;当Isst为正、Iice为负时,容易出现“北涝南旱”分布型,尤其以北区偏多、南区偏少为主;当IsstIice同为负时,容易出现“北涝南旱”分布型,以北区偏多、南区偏少和北区偏少程度小于南区为主;当Isst为负、Iice为正时,以南区、北区均偏少为主。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79—2020年柴达木盆地人体舒适度指数时空变化及趋势分析
    张群慧, 常亮, 顾小凡, 王倩, 马卯楠, 李小等, 段瑞, 犹香智
    2024 (8):  1300-1308.  doi: 10.13866/j.azr.2024.08.04    cstr: 32277.14.j.azr.2024.08.04
    摘要 ( 114 )   HTML ( 3 )   PDF(8230KB) ( 59 )  

    开展柴达木盆地气候舒适性评价对盆地人居环境、气候宜居资源开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1979—2020年长时间序列地表气象数据集,利用人体舒适度指数,分析了柴达木盆地年际尺度和季节尺度人体舒适性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 全盆地多年平均及不同季节内人体舒适度均处于增加的趋势,除夏季平原区部分区域处于舒适等级,其他均处于冷不舒适的状况;(2) 人体舒适度指数变化与气温的变化具有最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全盆地达到0.9以上,其次为风速和湿度,山区较平原区相关性较弱;(3) 通过变化趋势和Hurst指数综合分析,发现气温和比湿继续增加且具有强持续性,风速继续减小且强持续性;人体舒适度指数除秋季山区持续性弱外,其他季节山区和平原区均具有强持续增加的趋势。该研究可为柴达木盆地和高寒地区气候舒适性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全球变暖背景下亚洲内陆干旱区古气候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
    吕壮壮, 乔庆庆, 董孙艺, 汪冬
    2024 (8):  1309-1322.  doi: 10.13866/j.azr.2024.08.05    cstr: 32277.14.j.azr.2024.08.05
    摘要 ( 124 )   HTML ( 4 )   PDF(13079KB) ( 82 )  

    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是新生代全球降温趋势下一次强烈的全球升温事件,其气候状态被认为是未来全球变暖最可能达到的状态。亚洲内陆干旱区是全球典型的中纬度干旱区,其干旱化过程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最为深刻、最为直接。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叠加人类活动的影响,干旱区变得更加脆弱,其扩张或变迁都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探讨亚洲内陆干旱区在中中新世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气候演化历史,对未来气候变暖模式下干旱区的气候变化预估提供重要参考。本文梳理了亚洲内陆干旱区典型盆地现有中中新世期间古气候演化研究结果,通过环境磁学参数、孢粉、同位素等多种气候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发现在中中新世期间,多数地区呈现湿润化,但开始的时间有所差异,同时,少量地区呈现持续干旱化的现象。另一方面,对中中新世适宜期形成的主控因素依然存在较大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哥伦比亚玄武岩喷发是主要因素,有的学者认为构造活动是主要因素。要解决上述争议,需要获取更多具有精确年代控制的高分辨率记录,以确定中中新世升温事件的起始响应时间。通过正确解译气候代用指标,特别是对古气候变化响应最为直接和敏感的孢粉,以及环境磁学参数和地球化学比值等蕴含的古环境信息,厘清各种因素对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揭示亚洲内陆干旱区中中新世气候适宜期气候演化的驱动机制。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乌鲁木齐市PM2.5中碳组分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魏疆, 宋丹丹, 赵丽莉, 赵彩欣, 王凌羲
    2024 (8):  1323-1330.  doi: 10.13866/j.azr.2024.08.06    cstr: 32277.14.j.azr.2024.08.06
    摘要 ( 82 )   HTML ( 4 )   PDF(5238KB) ( 26 )  

    为研究乌鲁木齐市主要大气污染物PM2.5中的碳组分的浓度、污染特征及来源,于2023年7月3日—12月31日在市区按照监测规范采集PM2.5样品,并按照实验规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乌鲁木齐市PM2.5的平均浓度为20.1±8.1 μg·m-3,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平均浓度分别为:3.2±1.0 μg·m-3和0.6±0.2 μg·m-3,数值上呈现出采暖期大于非采暖期的趋势。(2) 各时段OC和EC均呈现出较好的相关性,表明OC和EC具有相似的来源。(3) 通过估算得到总碳气溶胶(TCA)浓度均值为7.52±3.66 μg·m-3,占PM2.5浓度比重约为16%;而二次有机碳SOC浓度为2.11±1.43 μg·m-3,且SOC/OC比值为47.47%±12.69%,表明乌鲁木齐市大气中二次有机碳(SOC)占OC的比重接近50%。(4) 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PM2.5中碳组分主要来源于燃煤排放和机动车尾气的排放。综合来看,采暖期大气环境污染依然严峻。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土资源
    机载LiDAR和模糊推理系统在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监测中的应用
    邱春霞, 刘晓宏, 李豆, 张佳淼, 李朋飞
    2024 (8):  1331-1342.  doi: 10.13866/j.azr.2024.08.07    cstr: 32277.14.j.azr.2024.08.07
    摘要 ( 80 )   HTML ( 17 )   PDF(15389KB) ( 75 )  

    黄土高原是我国乃至全球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受限于监测技术,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研究多集中于径流小区尺度,大规模的侵蚀研究和野外观测仍相对缺乏。机载激光雷达(LiDAR)技术的革新为高精度、大规模土壤侵蚀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然而,该技术受复杂地形的影响会产生高程不确定性误差,导致其监测土壤侵蚀的能力缺乏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以我国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桥沟流域为研究对象,联合机载LiDAR测量和模糊推理系统(FIS),定量分析了两期DEM求差(DoD)不确定性的空间分布,研究小流域土壤侵蚀与沉积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 地形形态、点云密度等对插值生成的DEM误差影响较大,地形平坦区域的DoD不确定性明显小于地形陡峭区域的DoD不确定性;(2) FIS算法通过将已知的误差源整合到一个稳定的误差模型中,减少了主观干预和人为误差,避免了在复杂的DEM表面对误差进行错误估计,提高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3) 梁峁坡地区侵蚀产沙体积为9.21 m3,占坡沟系统产沙体积的15.89%;沟谷坡地区侵蚀严重,侵蚀产沙体积为48.76 m3,占坡沟系统产沙体积的84.11%,在坡沟系统的产沙中起主导作用。沟床地区主要以沉积为主,梁峁坡和沟谷坡对侵蚀产沙贡献较大,而沟床则主要为产沙沉积区。研究成果不仅为黄土高原小流域的土壤侵蚀监测技术的拓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实施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江源区不同覆被类型高寒草甸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万佳怡, 矢佳昱, 张华敏, 李兰晖, 丁明军
    2024 (8):  1343-1353.  doi: 10.13866/j.azr.2024.08.08    cstr: 32277.14.j.azr.2024.08.08
    摘要 ( 79 )   HTML ( 6 )   PDF(9519KB) ( 65 )  

    土壤水分是植物生长与繁殖的物质基础,明确其动态特征对当地水资源管理和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三江源区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分析不同覆被类型下高寒草甸土壤水分年、季、日动态特征,探讨植被及土壤因素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 2022年降雨偏少、气温偏高,各样地土壤液态水含量下降了1%~18%;夏秋季土壤未冻水含量高于冬春季,各样地各土层中月平均含水量最高为10月(0.495 m3·m-3),最低为1月(0.038 m3·m-3);3月和12月土壤液态水含量日变幅较大,变化范围分别为0.11~0.20 m3·m-3和0.07~0.16 m3·m-3;(2) 轻中度退化高寒草甸(YG4)和原生高寒草甸(YG5)植被覆盖度较高、容重较低,土壤含水量较高且变化幅度小;(3) 人工草地耗水量大且物种单一、土壤肥力较低,不利于土壤保水。研究结果可为三江源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治理提供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枯落物和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董鹏, 任悦, 高广磊, 丁国栋, 张英
    2024 (8):  1354-1363.  doi: 10.13866/j.azr.2024.08.09    cstr: 32277.14.j.azr.2024.08.09
    摘要 ( 85 )   HTML ( 6 )   PDF(3456KB) ( 36 )  

    为了揭示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枯落物和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主要驱动因素。以不同龄组(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樟子松人工林和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枯落物和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并探究其与土壤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 分解程度显著影响枯落物C、N、P和C:N(P<0.05),土层显著影响土壤N、C:N、C:P(P<0.05),林龄及其与分解程度、土层的交互作用对枯落物和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无显著影响(P>0.05)。天然林与人工林枯落物和土壤C、N含量和C:P、N:P存在显著差异(P<0.05)。(2) 枯落物C含量与枯落物N、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枯落物C:P与C:N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C:P与土壤N:P、C:N呈显著正相关(P<0.05)。(3) 枯落物C、N、P化学计量特征主要受pH、磷酸酶和脲酶的显著影响(P<0.05),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主要受pH、磷酸酶和转化酶的显著影响(P<0.05)。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林生长可能受氮限制,而枯落物分解可能受磷限制;枯落物和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的主要驱动因子分别为pH和磷酸酶。研究结果对樟子松人工林经营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轻度放牧和禁牧草地土壤物理力学性质特征——以夏藏滩滑坡区为例
    张培豪, 邢光延, 赵吉美, 刘昌义, 胡夏嵩
    2024 (8):  1364-1372.  doi: 10.13866/j.azr.2024.08.10    cstr: 32277.14.j.azr.2024.08.10
    摘要 ( 65 )   HTML ( 1 )   PDF(2619KB) ( 24 )  

    为研究轻度放牧和禁牧对黄河上游滑坡分布区草地土壤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本研究选取黄河上游夏藏滩滑坡分布区为研究区,通过开展野外勘察、取样以及室内土壤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对比分析了轻度放牧和禁牧对滑坡分布区边坡植物生长和土壤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禁牧草地植物种类数量、平均覆盖度、平均株高均高于轻度放牧草地,分别增长65.1%、62.8%和13.6%;禁牧草地土壤含水率、根系干重密度、土壤黏聚力均显著高于轻度放牧草地(P<0.05),且轻度放牧草地和禁牧草地土壤黏聚力与根系干重密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2=0.841和0.875,P<0.05)。本研究结果可为有效防治研究区流域河岸边坡坡面水土流失、浅层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生态
    2001—2021年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吴思源, 郝利娜
    2024 (8):  1373-1384.  doi: 10.13866/j.azr.2024.08.11    cstr: 32277.14.j.azr.2024.08.11
    摘要 ( 118 )   HTML ( 3 )   PDF(18910KB) ( 94 )  

    黄河流域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走廊,揭示其植被覆盖变化的响应机制,有利于促进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本文基于MOD13A3、气候和经济数据,采用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法分析黄河流域2001—2021年植被覆盖变化特征,探究气候与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 2001—2021年,研究区植被覆盖增加速率为0.35%·a-1,81.33%的地区植被覆盖呈增长趋势,关中平原与中原城市群植被发生退化。(2) 时间尺度上,黄河流域NDVI对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响应存在滞后性;空间尺度上,NDVI与降水和气温表现为正相关,NDVI对降水的响应集中在200 mm等降水量线,对气温的响应分布在高原亚寒带、中温带地区。人类经济活动对NDVI的影响以正相关为主,其中NDVI与第一产业呈正相关,与第二产业呈负相关,面积占比分别为51.45%和7.47%。(3) 黄河流域植被变化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其中人类经济活动因子驱动面积占比55.25%,占据主导地位,表明经济发展等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生长和分布影响显著,超过了降水和气温变化的作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黄河流域上游植被覆盖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张宏伟, 别强, 石莹, 苏晓杰, 李欣璋
    2024 (8):  1385-1394.  doi: 10.13866/j.azr.2024.08.12    cstr: 32277.14.j.azr.2024.08.12
    摘要 ( 119 )   HTML ( 10 )   PDF(10683KB) ( 76 )  

    植被覆盖度能很好的反映流域生态状况,遥感技术为大规模、高效、精准地监测植被覆盖变化提供了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2001—2020年黄河流域上游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利用Hurst指数与Cv系数检验其持续性、稳定性,分析气候、地形和人口对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 植被覆盖度由东北向西南递增,69.25%区域呈增长趋势。稳定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73.79%,强持续性区域面积占比为66.49%。(2) 植被覆盖度与降水正相关区域占比75.63%,与气温正相关区域占比39.28%。(3) 植被覆盖度随着高程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与坡度呈正相关,与坡向关系不显著。(4) 植被覆盖度在人口密度为65~85人·km-2与GDP为27000~37000元·km-2时最高,人类活动对黄河流域上游植被覆盖变化呈现促进作用。研究结果为黄河流域上游生态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毛乌素沙地植被NDVI动态及对降水的多时空响应
    史天艺, 张萌萌, 蒲阳, 刘硕元
    2024 (8):  1395-1404.  doi: 10.13866/j.azr.2024.08.13    cstr: 32277.14.j.azr.2024.08.13
    摘要 ( 92 )   HTML ( 2 )   PDF(19266KB) ( 41 )  

    毛乌素沙地生态环境脆弱,理解沙地植被-降水关系对沙地生态有效恢复和“以水定绿”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多尺度降水和NDVI数据,研究了2000—2018年毛乌素沙地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对降水时滞与累积效应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 2000—2018年研究区沙地植被年均和季均NDVI总体均呈显著增加趋势(P<0.01),且增加趋势的空间分布差异性较大;夏季NDVI显著增加的区域达83.2%,年均NDVI显著增加的区域仅占34.15%;(2) 沙地植被NDVI的年际变化和月变化对降水的响应均无显著时间滞后,但存在显著时间累积效应;约38.58%的区域NDVI年变化对降水的累积响应时间为1 a和2 a,且集中分布在年均降水量较少的区域;(3) 生长季季节NDVI与累积月降水相关系数的时空分布差异明显。春季、夏季和秋季NDVI对降水的累积响应时间和占比分别为2~3个月(19.25%),4个月(73.58%),1个月(27.22%)或3个月(34.91%)。本研究揭示了毛乌素沙地植被对降水的响应并无显著时滞效应,而时间累积效应在研究区不同时空尺度上均表现出明显差异。研究结果为优化人工固沙植被的生态恢复方案以及实施“以水定绿”策略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吉尔吉斯斯坦受威胁维管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
    苏宇琦, 马苏力娅, 李雨凡, 韦秋雨, 王洪峰, 李文军
    2024 (8):  1405-1412.  doi: 10.13866/j.azr.2024.08.14    cstr: 32277.14.j.azr.2024.08.14
    摘要 ( 88 )   HTML ( 4 )   PDF(2384KB) ( 65 )  

    为了解吉尔吉斯斯坦受威胁维管植物资源现状,本文以《吉尔吉斯斯坦红皮书(2006版)》为基础,结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收录的吉尔吉斯斯坦维管植物红色名录,确定了吉尔吉斯斯坦受威胁维管植物名录。根据植物志等文献资料统计分析其科属组成、受威胁等级、生活型、植物资源多样性,运用ArcGIS软件结合现有保护区数据研究其物种丰富度的地理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吉尔吉斯斯坦受威胁植物有27科61属86种(含种下等级,下同),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98.36%),受威胁植物物种数前五科分别为百合科(Liliaceae,17种)、蔷薇科(Rosaceae,9种)、菊科(Asteraceae,9种)、伞形科(Apiaceae,9种)和唇形科(Lamiaceae,6种);从受威胁等级来看,极危种(CR)12种、濒危种(EN)22种、易危种(VU)52种,人类活动是最主要的威胁因素。生活型划分为多年生草本64种、乔木9种、灌木7种、半灌木6种、一年生草本和藤本均为1种。受威胁植物在植物地理区尺度上分布不均匀,集中分布在吉尔吉斯斯坦的西部和西南部,且物种丰富度高的植物地理区覆盖的保护区面积却较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态与环境
    策勒河下游风积地貌沉积物粒度特征及沙源分析
    李鑫鑫, 毛东雷, 来风兵, 薛杰, 何强强, 马玉娇
    2024 (8):  1413-1422.  doi: 10.13866/j.azr.2024.08.15    cstr: 32277.14.j.azr.2024.08.15
    摘要 ( 92 )   HTML ( 7 )   PDF(10046KB) ( 110 )  

    沉积物的粒度特征记载了丰富的环境变化信息,对研究沙漠治理和荒漠化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粒度分析、粒级-标准偏差法和Sahu成因判别等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风积地貌沉积物粒度特征和沉积环境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 新月形沙丘、灌丛沙丘和低裸平沙地表层沉积物均以中砂、细砂、极细砂为优势粒级,新月形沙丘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最粗,为270.42 μm,灌丛沙丘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最细,为95.60 μm。(2) 三种地貌类型沉积物分选性较差,占比分别为74.47%、90.47%和66.7%,新月形沙丘表层沉积物呈现负偏分布、中等峰态,灌丛沙丘和低裸平沙地表层沉积物呈现对称分布、中等峰态和窄峰态。(3) 三种不同风积地貌环境敏感组分集中在22.4~399 μm之内,该组分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更能反应沉积环境的变化,表明该区域风沙活动强烈,沉积环境主体为风成沉积环境。(4) 灌丛沙丘表层沉积物完全属于风成环境沉积,新月形沙丘和低裸平沙地表层沉积物既有风成环境沉积,又有河流环境沉积。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干旱区光伏电站运营对局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王怡雯, 马瑶瑶, 史培军, 张钢锋
    2024 (8):  1423-1433.  doi: 10.13866/j.azr.2024.08.16    cstr: 32277.14.j.azr.2024.08.16
    摘要 ( 194 )   HTML ( 20 )   PDF(14002KB) ( 119 )  

    光伏发电符合能源产业发展方向,我国光伏电站在西北干旱地区建设最为广泛,但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目前,对于干旱区光伏电站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尚不清楚。以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塔拉滩光伏发电园为研究区,基于2023年3月—2024年2月光伏电站内光伏区和自然空地区生态环境指标的观测数据,并结合2000—2020年研究区域的遥感监测数据,综合分析了光伏电站的运营对局地大气、土壤、植被等生态环境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光伏电站的运营对局部大气起到增湿、增大温度极端值、减缓风速的作用,平均增湿3.87%、减少风速0.25 m·s-1,温度极端值变化1.72 ℃;对局部土壤起到增温、减湿、降低土壤CO2含量的作用,平均升温1.83 ℃、湿度减少4.81%,土壤CO2降低156.94 ppm。光伏电站运营能够促进电站所在区域植被覆盖度增加和植被生长,对生态系统固碳能力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光伏电站及其周围区域NDVI均值增速比海南州地区快0.001 kg C·m-2·a-1。光伏电站的运营可明显改善周边生态环境,起到空气增湿、土壤增温、防风固沙、促进植被生长的作用,促使局地生态环境不断向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