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34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7-11-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国山地生物多样性
    封面
    2017 (6):  1-1. 
    摘要 ( 347 )   PDF(68KB) ( 2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录
    2017 (6):  2-2. 
    摘要 ( 440 )   PDF(309KB) ( 3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天气与气候
    1957—2015年中国低能见度日数时空变化特征
    孔锋,王一飞,方佳毅,方建,吕丽莉,史培军,郭建平
    2017 (6):  1203-1213.  doi: 10.13866/j.azr.2017.06.01
    摘要 ( 856 )   PDF(3253KB) ( 595 )  
    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1957—2015年全国753个观测站数据资料,探究中国年代际不同等级能见度日数时空变化。结果表明:能见度1级和2级日数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0级日数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呈增减相间趋势,以西地区以增加趋势为主;能见度3、4级和5级日数在绝大多数站点变化趋势不显著,只有少数站点呈现下降趋势;随着能见度等级升高,日数呈下降趋势的站点越来越少。年代际年均低能见度日数,在时间上呈上升趋势,全年四季都有发生,在绝对数量上冬季增加最多,夏季最少,但从四季占全年的比例来看夏秋季节呈增加趋势。在空间上表现出从农牧交错带东侧边缘向东南沿海地区逐渐扩张的趋势,并且在四季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冬季最为显著,夏季最不明显。在时间相关分析上,中国低能见度日数与能源生产总量、汽车拥有量、城市化率、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具有很高的正相关,而与平均风速有很高的负相关,且均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的检验。在空间相关分析上,随年代推移中国县级人口密度与低能见度日数具有很高的空间正相关,而与平均风速有很高的空间负相关,且均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的检验。因此,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以及平均风速的减小可能是中国低能见度日数显著增加的主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蒙古中部夏季大气降水中同位素变化
    李文宝,李畅游,贾德彬,郝世祺,刘志娇,蕊臻
    2017 (6):  1214-1221.  doi: 10.13866/j.azr.2017.06.02
    摘要 ( 738 )   PDF(1481KB) ( 593 )  
    摘要:大气降水中稳定同位素(δD、δ18O)含量变化及相互关系是分析大气降水过程潜在影响因素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采集内蒙古中部地区呼和浩特市、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和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湖等区域的夏季大气降水样品,进行了δD、δ18O值测试,同时结合包头市大气降水同位素测试结果,进行了区域大气降水变化特征对比分析,结果显示:① 内蒙古中部4个区域“大气水线”间存在明显差异,表明区域大气降水的水汽来源并不一致,同时叠加区域蒸发作用的影响,使得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包头市“大气水线”的斜率(5.84)和截距(-8.88)较低,而位于东南部的达里诺尔湖区域“大气水线”的斜率(8.26)和截距(7.21)较高,最接近全球或全国“大气水线”;② 内蒙古中部地区的大气降水同位素组成主要受到降水过程及区域强烈蒸发作用的影响。夏季不同月份大气降水中[WTBX]d值出现明显波动,显示不同月份大气降水同位素组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存在差异:7月的大气降水量占夏季降水总量的比例最高,受季风降水影响作用最强烈,同时d值最低,说明降水过程对降水同位素组成的影响作用可能超过了蒸发作用的影响;6、9月降水量相对减少,而d[WTBZ]值相对较高,显示蒸发作用的影响较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土资源
    准噶尔盆地南缘土壤水运移特征及其补给来源识别
    孙芳强,尹立河,马洪云,张俊,王晓勇,董佳秋,贺帅军
    2017 (6):  1271-1277.  doi: 10.13866/j.azr.2017.06.08
    摘要 ( 1081 )   PDF(1526KB) ( 495 )  
    摘要:在荒漠区,土壤水是一切陆生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识别荒漠区土壤水的补给来源,探索土壤水的运移机理,对于荒漠区生态修复非常必要。通过对荒漠区非饱和带剖面土壤水的含水率、易溶盐离子及稳定同位素(δD、δ18O)的测定和分析,研究荒漠区土壤水的补给来源与运移机理。结果表明:荒漠区土壤含水率、易溶盐与土壤水氢氧同位素在垂向上呈现旋回变化,剖面中土壤Cl-含量与含水量成正相关;0~1.6 m为蒸发影响带,1.6~8.0 m为土壤水向下运移带,8.0 m以下为潜水影响带。从土壤水中氢氧同位素及Cl-含量信息来看,荒漠区土壤水来源于大气降水的补给。旋回中Cl-含量极低值与δD与δ18O极贫值相对应,δD值贫化峰值为-124.10‰~-97.39‰,荒漠区土壤水来源于冬季大气降水或降雪的入渗补给。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4种典型群落间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杨晓东,吕光辉,何学敏,李岩,张雪妮,汪溪远,刘卫国
    2017 (6):  1278-1285.  doi: 10.13866/j.azr.2017.06.09
    摘要 ( 959 )   PDF(1132KB) ( 477 )  
    摘要:酶是土壤生态系统代谢的一类重要动力,研究其在土壤垂直层间和群落间的变化,能够为理解土壤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提供依据。本文以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最广泛的胡杨、梭梭、柽柳和盐节木4种典型荒漠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的活性、群落数量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在不同群落间的变化,试图阐明群落数量特征和土壤理化因子对土壤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4种典型群落内,土壤酶活性在0~15cm、15~30cm和30~50cm的土层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4种典型群落间,同土壤深度的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的活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反,同土壤深度的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③将群落数量特征和土壤理化因子对土壤酶活性逐步回归后发现,除过氧化氢酶活性受群落数量特征影响外,脲酶、蔗糖酶、磷酸酶的活性变化均与群落数量特征无关。表明干旱荒漠内,群落数量特征和土壤理化因子都能对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产生影响,但具体起影响作用的因子与土壤酶类型有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资源及环境
    生物结皮对荒漠草本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庄伟伟,张元明
    2017 (6):  1338-1344.  doi: 10.13866/j.azr.2017.06.16
    摘要 ( 932 )   PDF(1046KB) ( 664 )  
    摘要:通过人工去除生物结皮试验,分析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结皮对常见荒漠草本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根据人为去除生物结皮的试验结果,结合生物结皮对种子萌发、幼苗存活以及土壤养分和水分等影响,综合分析生物结皮对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尖喙牻牛儿苗[WTBX](Erodium oxyrrhynchum)、条叶庭荠(Alyssum linifolium)、琉苞菊(Hyalea pulchella)、荒漠庭荠(Alyssum desertorum)及旱麦草(Eremopyrum triticeum)[WTBZ]的生物量总和占总生物量的90%以上,是该沙漠的优势草本植物。去除生物结皮后,草本植物的植被高度、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都显著提高;但是,植被盖度、密度和群落生物量却显著降低。说明生物结皮的存在改变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荒漠草本植物的群落结构,植被盖度和群落生物量提高,这对于防风固沙、稳定沙面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其他
    新疆山区中小河流洪水预报模型及其应用
    陈心池,张利平,闪丽洁,杨卫,贾军
    2017 (6):  1426-1435.  doi: 10.13866/j.azr.2017.06.27
    摘要 ( 903 )   PDF(6464KB) ( 517 )  
    摘要:我国中小河流防洪标准普遍偏低,突发性洪水频繁,洪灾损失极为严重。选取新疆山区金沟河和奎屯河,通过MODIS遥感数据提取流域积雪覆盖率,并结合气象台站数据,基于SRM融雪径流模型、逐步多元回归模型和最近邻抽样模型,对流域进行径流模拟。结果显示:3种模型均能很好的模拟金沟河与奎屯河流域的径流过程,率定期与检验期Nash效率系数均达到0.7以上,且3种模型各有优缺点,说明融雪径流模型、逐步多元回归模型与最近邻抽样模型能够应用于金沟河与奎屯河流域的洪水预报,对新疆山区中小河流域防洪预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